“老师,您以前真没听说过我小姨?”
“从去岁开始,老师每日都要派人送给我家一些羊肉,隔三差五的,就派人送过来一些钱粮之物,真不是为了讨好我小姨?”
“老师啊,高,您简直太高了……”
“……”
在去长安城的路上,张安世化身为一个话痨,不断的用言语撩拨、试探自己的老师,就像一个求知欲过度的少年,令人烦不胜烦。
躺在舒坦的马车里,杨川终于体验了一回崔九老贼遇到他这個话痨时的烦恼与憋闷,简直太招人恨了。
尤其当他看到张安世俊俏而人畜无害的小脸,杨川就想一脚将这哈怂给蹬出马车,并在其嘴上狠狠的踏上几脚。
为师、是那种能经得起美色诱惑的男人吗?
真是的,这哈怂!
对于杨川的烦躁,张安世却似浑然不觉,还在不住口的追问:“老师,曹襄、霍去病几人,真在您跟前没说过我小姨?”
“应该不会吧?”
“霍去病被我小姨打过,他是个好面子的人,肯定不会说出来,可是,曹襄对这种被人追着砍的糗事浑不在乎,他怎么也不曾给你说过我小姨?”
“这不应该啊老师,莫非,他们中间有人看上我小姨,想要娶她为妻……”
最后,杨川实在烦不胜烦,只好开口骂道:“张安世,你能不能闭嘴!”
张安世规规矩矩的说道:“好。”
啊,终于清静了……十几个呼吸,这小子竟然又开始讲说起来。
这一次,张安世终于不再追问杨川一些‘小心思’,而是开始对他小姨大吹特吹,却无外乎他小姨的一些‘优点’,像什么娴静少言,惊才绝艳,花容月貌,等等。
渐渐的,杨川算是看出来了。
张安世这小子在心里头,估计对自己的这个老师的‘品行’有所怀疑,担心他杨川此去,跟曹襄、霍去病那帮纨绔恶少的目的差不多,就是要去‘调戏良家妇人’?
估计,这哈怂在心里头还隐约有些小激动,恨不得自己的小姨,将自己的老师给打成猪头?
小小年纪不学好,回头便让你尝尝老师的手段……
……
如此这般,杨川、张安世二人来到长安城外二十余里处,一大片桑林深处,便是张安世小姨的‘隐居之地’。
据张安世说,这方圆几十里,原本还有不少村落,家家户户以种田务农为生,生活清苦,但百姓人的日子还算过得清静。
毕竟,此地怎么着也是长安城近郊,就算有狗大户想要霸占良田,被百姓人跑到未央宫门口一通乱骂,自然也就没人敢去触那个霉头了。
后来,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皇帝郊游,突然看见几棵桑树,便随口说了一句‘不妨试试种桑养蚕’,于是,当时还在大农令任上的公孙弘便想办法种了大片大片的桑林,开始家家户户养蚕。
“在我小姨搬来前,这地方的人都快要饿死了。”
马车在一条颇为幽静的黄泥道上行驶小半个时辰,张安世再一次开启话痨模式,眉飞色舞的说道:“老师,你可不知道,我小姨来之前啊,这里的百姓人都不会养蚕,明明有大片的桑林,可是,他们养的蚕宝宝楞是不吐丝,而且,还特别容易生病,往往一个日夜就能死掉一大半。
结果,我小姨一来,一句话就点破了其中玄妙。
老师,您猜猜,我小姨说了一句什么?”
杨川似笑非笑的瞅着张安世,伸手在这哈怂头上揉了揉,温言道:“她说了一句什么?”
张安世道:“我小姨说啊,要有光。”
杨川愕然片刻,哈哈大笑,调侃道:“你小姨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张安世使劲点头,正色道:“还真是这一句话呢!”
“当时,所有的养蚕人都愣住了,以为我小姨是在开玩笑,结果,只过了短短半个月时间,他们终于明白那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原来,这养蚕啊,还真的要有光。”
“之前很多人养蚕,要么就让蚕宝宝暴露在风雨烈日下,自然吐不出多少丝茧;而有些人呢,生怕蚕宝宝在吐丝的时候被惊扰,竟然盖了一座黑咕隆咚的大屋子,让蚕宝宝悄悄躲起来吐丝。”
“我小姨的意思呢,就是要有光,但不能太强烈……”
杨川听了,暗暗点头,心下自嘲一句:‘还好只是一句科学养蚕的经验之谈,要不然,简直就是一个女神棍呢。’
说话间,马车来到一大片桑林深处。
在一座颇为简陋的小木屋前,有几名妇人正在忙碌着,将新采的桑叶用菜刀剁成细丝状,均匀的洒在一旁的箩斗里。
不远处的一座大房子里,隐约传出一片细密的‘沙沙沙’,应该是蚕宝宝在啃吃桑叶?
杨川对种桑养蚕一窍不通,只能在心中约莫猜测着,一边欣赏桑林的美景,一边漫步向前走着,不知不觉间,便来到那座大房子门口。
春日暖阳,风和日丽。
桑树的嫩芽才刚刚绽放,在干净明亮的阳光照射下,散放着一层十分迷人的鹅黄色光晕,嫩绿之中,却又带着一丝鹅黄,犹如一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