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星辰大远航> 第二百一十五 二级文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五 二级文明(1 / 2)

但是量变到质变带来的变化,却让人类真切的感受到,二级文明到底有多强大。

当然了,科学的攀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人类实现重核聚变,也是无数年以及无数相关科技的积累。摘下重核聚变科技桂冠的过程也同样是一步步实现的。

在过去的八十年时间里,人类在氦核聚变的基础上,不断攀登。

最先实现的,是碳聚变成氖。

使用耐高温耐高压材料作为聚变炉,人类凭借着从木卫四坠毁的外星飞船上仿制出来的材料,硬生生抗住了碳聚变成氖的高温环境。

不过到了氖聚变成氧的阶段,这种材料就顶不住了,因为在这个阶段所需的温度已经超过了1.5亿摄氏度。而这个温度,显然是超过这种金属熔点的。

好在人类也没有傻乎乎地一直用材料去硬抗,而是以这种材料为基础打造设备以及耐高温高压部件,再通过超强磁场对聚变物进行约束。

有了磁场的参与,就不需要材料设备直接承载高温高压了。

这点很容易想象,因为聚变所需的高温高压并不是对容器内壁的高温高压,而是对聚变材料本身的高温高压。

在磁场约束的情况下,只要聚变材料本身所处的环境满足聚变环境,就可以发生核聚变。

人类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完成了氖聚变成氧的突破。

而氧核聚变,则是氧核聚变成镁,最低温度是2亿摄氏度配十个太阳重力产生的压力环境。

对于人类来说,相比苛刻的压力环境,提高温度显然更容易一些。

在加上又了之前氖核聚变的经验,人类很快就想到了解决方案,或者说前进方向。

那就是继续加强磁场,然后继续提高等离子射流的速度从而提高温度,温度提高了,压力要求自然就降下来了。

最终在十七年的奋斗之后,人类突破了这一步。

而突破镁核聚变的时候,其实就是当初人类相关科学家说的还需要三十年的时候。

背诵过元素周期表的同学都知道,镁之后就是铝,铝之后就是硅。而硅聚变,就是人类重核聚变的目标。

创造压力承载压力比提高温度承载温度要困难,所以人类科学家决定用老办法老路线,继续提高温度、提高等离子流的速度。

提高温度、提高等离子流的速度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非常不容易。

众所周知,核聚变原料并不是直接将原料丢到聚变炉里面的,而是先将作为燃料的物质先加热,使其气化成等离子体之后才被泵入反应室里。

因为只有等离子体,才会收到磁场约束,不带电的正常物质可不行。

可想而知这里边的技术要求有多高。

首先,人类必须拥有足够的能力将物质气化为等离子体,这里......约束聚变技术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所谓的泵入反应室,这个过程就需要人类拥有一个超级强大的磁场对等离子体进行极限加速。也唯有超强磁场,才能保证人类制造的反应室不至于被超高速等离子体击穿。

所以当初说的三十年时间,其实大部分时间都被预算到如何提高磁场强度、如何掌控超强磁场的研究上。

如何获得超级强大却稳定受控的磁场,也成了人类过去三十年一直刻苦专研的课题。

那么如何增强磁场呢?

答案尽在麦克斯韦方程组里。

第一,电流。将电流通过一根导体产生的磁场就是电磁场,因此可以通过增强电流强度来增加磁场强度。

第二,螺线管。将导线绕城螺线管,在其中通以电流,也可以制造出强大的电磁场,绕线层数越多得到的磁场越强。

第三,反射器,也叫电磁波反射器。原理是通过反射器反射电磁波,从而增强磁场强度。

第四,激光,使用激光可以制造出高频电磁波,高频电磁波聚集在一起会产生极强磁场。

第五,高压放电。使用高压放电,可以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强的磁场......不过这个方式一般仅用于研究电磁场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

方式看起来很多,归根到底还是电流、线圈。

而这,又回到了材料学问题,回到了超强磁场超导磁体的研发问题。唯有超导磁体,才能让人类获得磁场强度变化非常小且保持稳定的超强磁场,因为超导的材料特性,使得它可以产生永恒电流模式下的稳定磁场,并且还不会因为超强电流而担心导体发热问题。

那么超导磁体材料如何获得?

嗯......这个问不是很大,毕竟早在二十一世纪,科学家就用冷冻机传导冷却制成了超导磁体,在不适用液氦的情况下,产生超过10T的磁场。甚至有些国家通过对超导磁体的研究,成功建立起了超过20T的强磁场实验室。

T,即特斯拉,磁场单位。

1T的磁场强度,大概是一个13KG大型扩音器里边的磁磁铁磁场强度。医院的核磁共振成像仪,大概是3T。太阳黑子磁场强度大约为10T。

而能使一只青蛙悬浮在空中的实验室,其设备能产生的磁场强度大约为16T。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