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岳渊没有想到这份议案能在希望号上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看来确实是我对社会科学方面关注小了,社会的积弊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终有一天一定会爆发出来,严重的可能还会造成内部混乱......”
想到这里,岳渊感到有些庆幸,还好这些社会学、语言学专家都不是尸位素餐之人,否则这些问题可能会被忽视,然后错过了纠正的最好时期。
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可以预见,社会学工作者与语言学工作者们在往后的一段内都要为《关于语言文字规范的若干建议草案》的实施而忙碌。
而在应用科学方面,因为常温压超导的出现,使得整个工程部都陷入灾难一来最繁忙时期。
在岳渊明确时间表后,工程部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希望号从里到外翻新一遍,将以前的电线部分全部替换成超导电线。
这个计划咋一看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但实际上的工作却非常之大。因为希望号真的很大,扩建后的总长达到1180米,由十二个半径五百五十米的大转盘组成,每个大转盘中轴都有庞大的线圈。
工程部现在要把这些线圈全部替换成超导线圈。
在这份五年计划里,工程部预测完成十二个线圈更新大概需要三到四年时间,剩下的时间如果还够,那就继续给希望号内部各种线路更换成超导材料,如果时间不充裕,那就只更新主电路、电缆以及因电阻效应发热严重的部件。
而第二个五年计划,则是与聚变引擎相关。
工程部要做好这方面的全面准备工作,一旦核聚变引擎研制成功并测试完成,他们立马要组织相关部门对新的成品引擎进行生产,并安装到希望号上。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间能研制成功、测试完成,工程部必须预先对原先的裂变引擎做预拆卸准备,希望号上的裂变反应堆也得升级成聚变反应堆。
工作非常多。
如果时间充裕且核聚变技术已经成熟,另外造一艘没准都还好一点。
奈何只有十一年时间。
其实更换大转盘线圈都比升级核反应堆容易,因为当年在建造希望号的时候,大线圈基本都是使用模块化设计。线圈更换只需要在制作好超导线圈模块之后,把原来的线圈拆出来替换就行了。
核反应堆就不一样了,得整个拆卸,然后再原位置建个新个核聚变反应堆进去。
工程部忙起来,相关的工业生产便也一刻都不能停了。
可以预见,在往后的十年时间里,罗斯154-7上的将再次变得异常忙碌起来,大工地模式再次开启。
为此,矿业部门已经在军工生产这边预定了79枚小型氢弹用于炸开深埋罗斯154-7地下的矿藏。用小型氢弹开矿......这主意也不知道是不是矿业部门主管在郁南风那里取的经。
开矿地点的精准坐标图如今就在最高统帅部办公室放着,地图上面精确地标明了需要炸的位置、深度、以及氢弹使用当量。
为了满足未来资源需求,岳渊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反正人类也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没必要斯里慢条地挖矿,该炸炸,该轰轰,只要地震波影响不到现在人类在罗斯154-7上的工业基地就行。
当然了,用于开矿的小型氢弹肯定不是直接给矿业部门自己拿去引爆,而是需要军方的人去做,矿业部门只是提供方案和各种参数。
毕竟这是人类目前最大威力的杀器。
而在应用科学方面,因为常温压超导的出现,在材料科学领域也掀起了一阵革新风暴。
身为材料学家的许真义便也跟着没日没夜的忙了起来,他刚刚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中心出来,便匆匆地跟自己的学生交代了一番,然后就往科研大楼赶去。
在那里,一场基于超导材料应用的研讨会早就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了。
许真义到的时候,其他领域科学家皆已齐聚一堂。
就连岳渊也都到了,不过这次他并未站在主讲位置上,而是在大会议室的一个角落静静地坐着等待研讨会开始。
岳渊懂技术没错,但并未达到领域精通的地步,这种科学家级别的研讨会,他也就当个观众,算是开拓一下科学眼界罢了。
等许真义到了之后没多久,研讨会就开始了。
这种研讨会的形式跟平常开会不一样,并非有一个主持人从头讲到尾,而是由一个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对研讨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各自见解。
因为是设计应用的研讨会,所以除了搞理论的科学家,还来了一大帮应用科学家,其中就包括赵友钦、郁南风、李增路、陈海宇等人,甚至连甘德这样的天文学家都来了。
研讨会开始之后,许真义作为材料学的领军人物,自然由他率先给大伙介绍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针对性发言。
常温压超导材料的应用。
一般人听到“超导”这个词就能联想到它的应用,像用作导线、超导发动机、磁流体发电机、超导磁悬浮、大容积电池等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