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星系内发生的这场,三个地方殖民星系发动全面军事力量进行的战争。
事实上在整个联邦政府内几乎无人问津。
关乎到三个星系生死存亡的大战,在联合政府与联邦政府眼中却显得有些无足轻重。
然而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数以百万计的战士在陶德行政星上打生打死。
上亿民众被卷入了这场地球联邦内战引发而来的余波。
即便这场战争根本无法对内战的胜负产生什么影响。
但作为参与这场战争的个体,所有人都必须全力以赴。
“让那些求援的家伙都消停点!
我们已经在全速前进了!
告诉他们,我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让他们活着撑到我们赶过去!”
先锋军团指挥官抹了把脸上因炮火硝烟而染上的黑灰。
汗水夹杂着烟灰,将他的脸上糊成一团黑印。
身上的军官制服也有了多处破损。
经过了几轮敌人的围剿,反围剿,多次杀出重围后。
他已经没有了最开始那么局促紧张。
位面战争战场上的敌人,比他想象中还要不堪。
以联合政府军的标准,一名仅仅接受过3年义务军事训练的士兵,仅仅只能被称为预备役民兵。
但在联邦政府那些偏远的地方殖民星系势力中,这绝对算得上是精锐了。
陶德星系内正在交战的三个星系势力,只能称得上是菜鸡互啄。
九成以上的军事力量都来源于最廉价,也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地面陆军部队。
唯一能配得上星际时代的,恐怕也就是那些大气层内的空军了。
解除武装禁令才短短几年时间,各地方殖民星系势力都没有形成完整配套的军事训练标准。
只能照着联邦政府军的模式,尽可能地去模仿。
以联合政府军主力部队为学习榜样,奋斗目标的原住民部队,自然不是这些殖民星系武装能够相比的。
但问题是,对面数量实在太多了。
思莱德星系支援来的三十万部队,从登陆之后,除了赶路就是在作战。
陶德行政星上遍布了数百万三方势力的军队。
更麻烦的是,属于思莱德星系盟友一方的陶德星系武装,正处在另两方的围剿之中。
哪怕先锋军团的指挥官再怎么看不上敌人,他也不得不承认,敌军在数量上对他们形成了碾压之势。
先锋军团的原住民士兵也是人,也和对面一样,都是血肉之躯。
没有接受过【民选赐福】的他们,仅仅只是在军事素质上存在领先罢了。
急行军赶路,加上连续不断地遭遇战,如此高强度地进行了八个小时后,先锋军团已然疲惫不堪。
然而他们此行的救援目标,陶德星系最后还在抵抗的近卫军团发来的求援消息,愈发频繁起来。
显然思莱德星系援军登陆的消息已经被敌军知道。
对方想要加快围剿攻势,将思莱德星系援军救援的目标提前围剿扼杀。
一枚重炮呼啸而来,即便已经提前命令部下卧倒规避。
重炮爆破的冲击波,仍然震死了三名先锋军团士兵。
来不及为这些战士们哀悼,甚至没法在战场上为他们收敛遗体。
战士们匆匆摘下阵亡战友脖颈上挂着的兵牌,耳边听着部队内中层军官的指挥,端起武器开始继续向前方阵地推进。
原住民部队的标配武器是电磁脉冲枪,此外还有包括各种化学火药单兵武器在内的单兵装备。
重武器则是一款包含了16枚微型火箭弹的组合发射槽。
只需双人操作,就能轻松向敌军瞬间倾泻过量的爆破火力。
此外还有少量自杀式微型无人机,以及用于协助中近程炮火打击标定位置的侦查型无人机。
原住民部队的军事装备水平,几乎落后联合政府军两到三代。
不提三角洲系列的动力装甲,就连最基本的战场实时智能AI系统也没有全部接入,配备。
一方面是由于原住民部队的军事水平,身体素质与联合政府主力部队还有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联合政府军事序列中,身为预备役民兵的原住民部队,此前根本没机会参与位面战争,也就不需要多么精锐,前沿的武器装备。
先锋军团在推进到距离行政星首都外郊时,终于遭遇了登陆以来最强的敌人。
一支由垄断军工财阀支援给下属殖民星系的精锐部队。
近两万人的部队中,绝大多数都是联邦政府军退役老兵,以及联邦境内的雇佣兵团伙组成。
武器装备也都是垄断军工财阀麾下最先进科技产品。
三方星系战争开始时,正是这位这支精锐军团,陶德星系本土原住民武装遭到了摧枯拉朽般的打击。
如果不是首都驻守了五支思莱德工业出品的生化克隆人军团。
恐怕陶德星系官方根本支撑不到援军的到来。
垄断军工财阀支援的精锐军团,尽管与联邦政府军机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