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薛荣也有点不高兴,老娘又有孩子了,这都第九个了!什么时候是个头?难道一直生到不能生为止?
杜薛荣自嘲的笑一笑,小五子跟大哥家的大闺女一般大、杜学江比大哥家的二闺女还小!
这个小九,不知道跟大哥家的老三或二哥家的老大以及大姐家的老二比,哪个大哪个小!
如果真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到一起,一群萝卜丁来一个‘群魔乱舞’,也不知道大人们如何喊?
‘你别打你侄子、侄女!’
“你不要揍你九叔、不要打你小舅舅!”
一锅乱!
杜薛荣想到那时候的‘动乱’,不由得笑了。
同事:“小杜,笑什么呢?这么高兴啊?”这个同事姓张,跟杜薛荣很亲,负责店面的收款。
“张,我老娘又有了!我这里想,我大哥家的老三、二哥家的老大、大姐的老二和小九,到底谁先出生。”杜薛荣苦中作乐。
“你妈这还生呢?九个啊,咋养活。你爸也是,‘老当益壮’?”说完了,吐吐舌头,作为人家女儿的同事和相好的,不能这么说。
可是现实真的是让人忍不住吐槽啊!
再能生,也不能一直生啊,这都八九个了,咋活着?
小张同事说一句自己杞人忧天,人家自然有人家的活法。只可惜啊,苦了杜薛荣和杜薛兰。
“杜啊,你赶紧找个婆家结婚吧。”
“这是随便找就能找到的?”杜薛荣瞪一眼对方,然后俩人都笑了。
吃饭的人不多了,后厨开始做员工餐,今天营业额不错,店里也会改善伙食。
“对了,你中午不回家,谁做饭?”小张跟杜薛荣咬耳朵。
“我妈。”杜薛荣对自己老娘,又爱又‘恨’。
“好吧,我还是瞎操心了。”小张同事摸一下杜薛荣的头,杜薛荣个子不高,小张比她高半个头还多。
“别摸我头,不长个了都!”杜薛荣扒拉对方。
“切,你要是长个,早就长了,我看你家啊,就你家老四像你爸的个子和骨架子了,别人都像你妈。”
杜薛荣想想两个哥一个姐,都不高;老三也是。
不过杜学江看着比同龄的孩子高一点,也不知道长大了如何。
小张和杜薛荣被喊过去吃饭,俩人把钱匣子锁好,把挡板也关好,才过来。
“你们俩就是贼细致,就咱们几个,还用锁箱子关挡板?”店里有同事吐槽。
“杜啊,张啊,别听她乱说,这个关挡板锁箱子的习惯要一直保持,否则出了问题,没人替你们担着。”店长的语气严肃。
这个道理,小张和杜薛荣都是懂的,所以宁可少吃晚走,也要坚持。
今天店里是米饭,三米,高粱米、小米和一点粳米,店长悄悄的让人炒了俩菜,又炖了锅豆腐,十多个人呼啦啦的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炒菜见了底。
晚上下班到家,杜薛荣和杜薛兰做饭,他们一家子都吃完了、刷完了,也没见钱翠凤出来。
杜薛荣忍耐了好久,还是问了母亲,“妈,我二嫂没在家?”
屋子是黑的,门是关的。
“睡半天觉了。”杜张氏一脸的不屑。
“哦,有病了?”杜薛荣小心的问一声。
“没,听你哥说,好像有了。”杜张氏的话,让杜敬一一愣,看一眼媳妇。
“检查了?”
“检查啥?有啥检查的?”
杜敬一一想也是,自己老婆怀了九个,有的甚至生在家里。哪里有钱去医院?
一家人收拾、整理,睡觉了。
杜薛涛半夜回来的时候,发现钱翠凤正在炕上坐着默默地掉眼泪,“怎么了?翠凤。”
“没啥。”
“别哭了,睡觉吧。”
杜薛涛今天的活计不轻,腿也有点酸。
钱翠凤没说话,又躺下了。
第二天,杜薛涛想带着媳妇去买粮食的,钱翠凤没精神,就没去,只告诉杜薛涛买粗粮,随便是啥都可以。
杜薛涛拿着钱,拿着购粮本,去了粮店,人不少,已经排了不少人了,大多是开支了先买好粮食,然后才是其他花项。
杜薛涛跟着人群再外面排着队,阳光有点热,人们一边往前慢慢的移动,一边说着天气、说着俱乐部的电影,也说着单位的一些糗事或者八卦,也有不少人在聊着四十斤粮食如何搭配。
杜薛涛没买过粮食,以前都是自己老娘或二妹买好了,他来帮忙背。如今他自己来买,媳妇还没说买什么买多少,他心里有点没谱。
买粮的队伍前进不快,杜薛涛后面又有不少人陆续排队了。好不容易轮到杜薛涛了,店员问他:“没什么?买多少?”
“我、我不知道买啥,我媳妇没说。”
旁边的店员和后面排队的人哄堂大笑,“不知道买什么,就在后面去想。”
还是有个中年妇女看不过,对杜薛涛说,“小伙子,你媳妇怎么没来?”
“我媳妇有孩子了,来不了。”
对方一听,估计是怀孕了,于是热心肠建议,“买点白薯面,棒子面,白面,小米。师傅你看着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