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霖曾说过:“清大,北大,什么大,都不如胆子大!”
这句话在改革初期风起云涌的时代,有着完美的体现。
西单一摆地摊卖衣服的老头,一年赚个上千块;中官村路口卖煎饼果子的大姨,一天收入几十;走街串巷收破烂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富翁......
这个时代有太多的财富神话。
只要胆子大,敢想敢干,就能赚到钱,这是一个捡钱的时代,不论做什么生意,就算是卖个后世烂大街的烤面筋,在这个时代都能成为小康之家;但凡是生产出来的东西,一个簸箕,一个扫帚,都不愁卖。
尤其是在京城这样一个有着八百万人口,未被开发的城市。
有太多生意可以赚到钱。
“对,开饭店!”
“我们单位退休的老同事偷偷在胡同里开了家饭店......”
“我前些日子去看了下,投资不大,就在胡同里租了几间房,位置也不好,生意却是不差!”
“我大致算了下,成本方面,算上房租,装修,估计1500块就足够了。”
“每天利润差不多在30-70之间,运气好的话,一个月就回本儿了。”
......
王小海介绍着开饭店这个生意。
从话语中不难看出,他这些日子确实对此十分上心,并做了一番调查。
这一切还要从他母亲想买大电视那天说起。
王小海对陈泽的话深信不疑,从小就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大饭店,大酒楼,像泰丰楼那样的。
在听说冯财开了一家饭店以后,十分上心,专门趁下班时间偷偷去了冯财家的小餐馆,尝了他们的菜,也偷偷打听了开饭店的一些信息。
这才更加坚定了开饭店的想法。
陈泽听了王小海的意见,沉吟了片刻,说道:
“开饭店倒是个好主意,投资小回报高,风险低。”
“不过——”
“就是这买卖有点小了,才1500!是不是少了点儿?”
李肖听了说道:
“是有点儿,要不多开几家?开个十家八家?投个一两万试试。”
“我觉得还是应该先开一家试试,要是觉得生意小,就开个稍微大点儿的,房子还是好找的。”
“那五六千试试就好,行的话再开分店。”李云提出自己的建议。
......
此时,餐桌旁一个路过的女服务员被四人的话吸引,手里端着托盘,静静听着四人吹牛逼。
看着四人上身衬衫,下身裤衩,拖鞋,四个人凑不出一条长裤的样子,竟然还张口一千,闭口一万。
心想:“真是什么人都有,四个大男人连条裤子都买不起,吹得倒是挺厉害。”
注意到四人看向她,像是怕她偷听一样,女服务撇了撇嘴,
“你们的沙拉好了。”
......
老莫餐厅后厨,一群小姑娘讨论着今天有趣的客人。
“你们不知道,我刚听见四号桌的那桌客人在谈开饭店,还嫌一千两千太少,要开十家八家,投个一万两万,可真能吹牛......”
“这算啥,我上次碰见那桌客人,还说认识一个大领导,拦了个工程,要给黄河贴瓷砖......”
“我去年遇到那桌客人才厉害,还要给喜马拉雅山装电梯,给太平洋装个盖子......”
陈泽还不知道,此时餐厅的后厨,一群小姑娘们正在暗戳戳地讨论他们,将他们归类于吹牛打屁的街溜子行列。
“那就先试试呗,反正最近一阵闲着也是闲着。”
陈泽没小看开饭这门生意,开饭店自古以来就与青楼会所同列,是人情往来,消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
岂不闻大侠们讨论江湖恩怨总是在酒桌上?
如果没记错的话,原着里面过不了两年,阎埠贵的儿子阎解成一家也会开饭店,并且会聘请傻柱去当厨师,后引出一系列恩怨纠缠。
从原着中的情节,管中窥豹,在这个时代开饭店,在上面的准许之内,不会引起大的关注,此外,开饭店也算是个工作,容易被家里人接受,不算不务正业。
“现在很多事情还有点早,开个饭店也不错,以后生意做大了,还可以买块儿地,盖自己的酒店。”
有句话陈泽没有说,那就是开饭店,还可以当做明面上的幌子,以后其他生意做大了,也能解释钱的来路,不怕人扒。
再进一步,等到若干年后真混出头了,上《时代》周刊了,介绍他发家史的时候,也会提一句,在一九七九年,凭借先见的眼光,在京城开了一家饭店,挣到第一桶金起家。
而不是起步资金来路不明,疑似涉嫌走私贸易,与其他不法活动。
说干就干,不带犹豫的,既然决定了,兄弟几个立即就开始商讨开店的事宜。
几人纷纷自告奋勇,开始领取任务。
“房子我来找吧,我知道哪有合适的房子。”李肖揽下了租房子的工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