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杨西岑和他爹娘来陈家定亲。
他们来的时候,提着两斤猪肉,两斤糕点,还有两条大鱼,是专门凑的双数,寓意好。
陈母见他们带这么重的礼,心里也满意不少。
倒不是她眼皮子浅,惦记着人家这点儿东西,而是在她看来,这定亲礼算是亲家的一种态度。
定亲礼重说明看重她闺女,定亲礼轻,她就要好好衡量衡量这门亲事了。
当然,定亲礼的重和轻是相对于对方的家庭条件而言的,她也不是以拿的东西多少来衡量的。
要是杨家家庭困难,她也不会说非要人家给她弄几斤猪肉来。
说到底,她看得是对方的心意。
现在见杨家人带的东西,陈母心里的第二关算是过了。
第一关是杨西岑本人的人品和能力。
陈父陈母还有陈军夫妻俩,陈静夫妻俩都站在门口迎接杨父杨母还有杨西岑。
本来陈母是不让陈静来的,挺着个大肚子,陈母怕她在路上出点什么事。
陈静不愿意,非要过来看她妹妹定亲,周亮奈何不了她,只能随了她的意,一路小心的护着。
双方父母在门口就开始寒暄起来了。
陈舒站在她爹娘身后,身上穿着之前做的那条白色碎花裙子,风轻轻吹过,带动她的裙摆。
杨西岑眉眼含笑,站在她的对面,眼底倒映着陈舒的身影。
他家舒舒就是好看。
从今天起,舒舒就是他的了。
只要一想到舒舒是他的,杨西岑愉悦的心情就按捺不住。
今天两家见面主要就是谈一谈彩礼和嫁妆,还有结婚的日子。
这些说好办,也好办,只要双方同意,怎么着都行。
但是要是哪一方不满意了,这门婚事可能都要告吹。
有了杨父在家里打的预防针,杨母今天没掉链子。
“亲家,舒舒这孩子我们家很喜欢,今天我和他爹来,就是想着给我们家老三提亲的,咱们也不说外道话,我们家给舒舒一百块钱的彩礼,再做一身衣服,一双鞋,你们看怎么样?”
陈父和陈母对视一眼,暗自点了点头。
他们有过嫁闺女的经验,自然知道寻常人家彩礼一般给多少。
他们家大闺女出嫁的时候,是八十块彩礼,已经算是中上水平了。
现在杨家给一百块彩礼,应该是杨西岑是退伍军人的原因。
陈母听说,退伍军人是有退伍费的。
结婚男方给女方做一身衣服,这是必备的,陈母没在这上面纠结。
夫妻俩都觉得这个彩礼能接受,陈母点头道:“那行,你们给多少彩礼,我都给舒舒带回去,另外我们再陪嫁两床棉被,两套床单和一个柜子。”
他们农村弄到各种票证不容易,也就只有布票村里会发,其他的票就要自己想办法了。
每年阳历年的时候,村里会给每个人发一丈六的布票,不分大人小孩,家里人谁的布不够的,就从其他人那里匀,反正是一家人,怎么安排就看自己了。
但是再多就没有了。
每个人一年就一丈六的布票,要做一年四季的衣服,怎么算都是不够的。
要不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呢?
陈家的布票也是不够给陈舒做嫁妆的。
主要是陈静去年结婚的时候,家里的布票用出去不少。
陈母也没想到姐妹俩前后脚结婚,还以为陈舒要到明年呢。
幸好陈大伯家有个当兵的,平时也会寄回来布票,能匀给他们家点,不然陈母还真没底气说出这话。
至于棉花还有柜子倒是好办,他们家之前分的棉花还好好的放着呢,柜子就找村里的木匠打一个。
陈静在旁边听着,爹娘给她和小妹的嫁妆是一样的,她没什么意见。
看妹夫家给的彩礼也不像是小气的人家,听说她妹夫农忙的时候,天天来他们家帮忙干活,小妹以后得生活应该不会差了。
陈静出嫁的时候,刘芳也是在的,当初她就没对陈静的嫁妆提出反对,现在自然也不会对陈舒的嫁妆反对。
杨母听完陈母的话,心里对陈舒的满意度又上升了不少。
要知道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当初可没把彩礼带回来,她本来以为这一百块钱就这么给出去了呢。
心下满意,面上的笑容就多了起来:“亲家是疼闺女的,你们就放心吧,我看见舒舒的第一眼,就觉得我们俩有缘,以后她成了我的儿媳妇,我肯定不会苛待她的。”
她这话说得大方又好听,引得杨父都多看了她两眼,没想到老婆子还有这嘴皮子。
“那可感情好,我也是看着西岑这孩子就喜欢,懂事还能干,是个好孩子,亲家你可真是有福啊。”
“这话说的,他以后也是亲家你儿子,有什么活儿尽管使唤他!”
“我拿西岑当亲儿子疼还来不及呢,怎么舍得使唤他?”
“......”
两个人似乎突然掌握了客套的精髓,净挑好听话说,让旁边知道自家老伴是什么性子的陈父和杨父都刮目相看。
双方说着话,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