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每日医案> 第165章 中医药调理肌衄(皮下出血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中医药调理肌衄(皮下出血一)(1 / 1)

肌衄(皮下出血一)

[病案]胡某,女,27岁,于1981年5月前来就诊。她的四肢和胸背部都出现了紫红色的瘀斑,用手按压也不会褪色。同时,她还感到皮肤干燥瘙痒,面色泛红,心情烦躁,口渴难耐,夜晚难以入眠。此前,她已经在某家医院接受过治疗,但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经过观察,发现她的舌头颜色发红,舌苔呈现白色,脉象细数。

[治则]活血化瘀,滋阴清热。

[方药]当归15克,质地温润,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生地15克,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赤芍15克,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枳壳15克,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香附15克,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丹皮15克,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山栀15克,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阿胶15克,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玄参15克,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桃仁20克,活血祛瘀;红花20克,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川芎10克,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

患者服用3剂后,病情减轻了一半,于是继续服用原来的方剂3剂,肌肉出血停止,疾病痊愈。

[评析]肌衄,又名皮下出血,是一种常见于中医学中的病症。它归属于中医“瘀血”的范畴,具体表现为血液在皮肤表层或皮下组织中异常溢出。当患者出现肌衄症状时,通过对其脉象和病症的细致分析,可以明确诊断出这是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血液妄行,进而溢出到皮下形成肌衄。基于此,在针对肌衄的治疗过程中,应以滋阴清热为主要治疗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肌衄症状,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此时患者的肌肤已经形成了瘀斑,这与《血证论》中所描述的各种出血症状相符,即“吐血、鼻出血、便血、尿血等各种出血,皆因血离经也。”因此,为了缓解瘀血状况并促进新血的生成,需要在方剂中加入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方法来治疗,旨在消除瘀血,促进新血的产生。

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包括丹皮、山栀、香附、枳壳和阿胶等药材。其中,丹皮、山栀具有凉血清热的作用,可以使血液不再妄行;香附和枳壳则能够行气解郁,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而阿胶则具有养阴血并止血的功效,能够滋养受损的肌肤。因此,整个方剂的配伍合理,针对病因病机,疾病自然会痊愈。

通过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逐渐减轻肌衄症状,肌肤瘀斑也会逐渐消退。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调理身体,患者的肌衄症状有望得到彻底治愈,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显着提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