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生港岛商业巨头> 035章 实业大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35章 实业大亨(1 / 2)

对红磡工业区的火柴厂审计期间,似乎走漏了消息,很多工厂老板主动上门,在得知来意后,让人猝不及防,想转让手上的工厂

现在这个时期似乎,陈天衡是比较有实力的买家,那些想卖厂的老板,消息非常灵通

吓得刘生连忙解析,没和任何外人说起出售火柴厂的事,陈天衡也不是多疑的人,被动选择相信他,为了不想节外生枝,加快了交易进程。

当签字生效那一刻,陈家又多了一家火柴厂,对于这件事,林母也头痛不已,现在家族的产业众多,缺乏能用的人才,只能让火柴厂维持现状。

陈易峰知道家里在红磡收购火柴厂也是很意外。在讨论十里屯资产管理公司抄底计划时,和母亲说过:红磡这个地方未来的前景非常好,如果有地皮可以优先拿下。

没想到连带工厂一起收购,火柴厂那块地皮还挺大的,仅比旁边的青洲英坭厂小而已。

「红磡」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呢,相传在1909年,有建筑工人打一口井时,发现涌出来的井水是朱红色的,有风水大师归咎于动土伤了龙脉,流出的是龙血,而因为红色的井水,于是便得了红磡之名。

但另一个更可靠的说法是:1856年之前,红磡海边全为红色岩石,由于渔船常泊于此湾,而渔民称泊船的凹入海边称为「磡」,故称当地为「红磡」。

早在1884年港岛特区政府便开始于红磡湾填海,即是前世港铁红磡站一带,更有红磡体育馆,演唱会的地方。

港岛理工大学亦位于红磡,其维多利亚红砖外墙是最广为人知的建筑。

说到红磡,很久之前的红磡是重工业地带,有英泥厂、发电厂、船坞。

后来港英政府锐意发展红磡成为工业区,青洲英坭厂、黄埔船坞、中华发电厂相继成立,其他如玻璃、火柴等行业的厂房纷纷在此区开设。

再到后面船坞原址陆续建成黄埔花园,青洲英坭厂发展成新的工业大厦,红磡前世好像发展成为中产及高尚住宅区,成为一个新旧交替的小区。

除了工业发展外,红磡及黄埔的发展与区内观音庙亦有关联,红磡观音庙建于同治十二年。

善信以红磡坊众居多,大部分为主妇,间中该庙亦有商人及渔民来参拜。相传在二次大战期间,一日有炸弹落于红磡区,庙侧屋宇荡然无存,惟观音庙则屹立如故,其侧百余名学生因而罹难,反而匿于庙内的人士无恙。

居民均认为是观音显灵庇佑的缘故,自此区内居民都诚心祭祀祈福。现时观音庙的香火仍非常鼎盛。观音庙最为出名的乃是「观音开库」,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慕名前来借库的人络绎不绝。

「红磡」的一大特色就是不少街道均以邻近建筑物命名。因有观音庙,而有观音街;有青州英坭厂,便有青州街;有黄埔船坞,故有船坞里。

随着时代巨轮的盘转,没有了船坞及发电厂,取而代之的是设计独特的酒店,如今的红磡已被打造成维港畔一片逸闲豪华的新领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这个融合中西历史文化及新旧建筑的小区,见证了港岛的变迁,在这文化交织的环境中,匿藏着不少小店铺,例如拥有40多年历史的红磡鸡蛋仔,远近驰名。

不知道从哪里走漏消息,陈家收购红磡港龍火柴厂的消息让商报给报道了出来,犹如一枚投入静谧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一下子那些想卖掉工厂的老板纷纷登门拜访,来意不言而喻。

为陈家的大门引来了络绎不绝的访客——那些手握工厂,急寻出路的厂主们。他们的目的明确而迫切

看着桌上这大堆工厂的资料,都是那些老板递交过来,希望陈家能接手他家的产业,陈天衡揉着眉头,正为这件事头痛。

没办法只能将这些沉甸甸的资料转交给家中的智囊——他的贤内助了。

在家中陈易峰和母亲两人将手上的资料分门别类,港岛工厂种类丰富多样,以轻工业为主导,涵盖了纺织厂、玩具厂、电子厂、塑料厂、钟表厂、制衣厂等多个领域。这些工厂分散在各个工业区,陈易峰考虑紧保留几个区的工厂,其他厂不会考虑,毕竟资金有限。

荃湾区的工厂,官塘区,以及尖沙咀的钟表厂,陈家将这些工厂都买下来包括红磡的火柴厂,总工人数将达到3000人

而且这些工厂出品都是出口到东南亚,内地等地区,为港岛创造不少的外汇,解决3000人就业的老板算是实业大亨了

这个时期戴麟趾港府总督,在他执政期间,非常重视工业发展,还有他对贪腐问题并没处理好,社会严重的贪污风气未能作有效的打击,而他本人有没有贪污也成为一个疑团。下任港府会针对贪腐成立廉政公署,这是之后的事了。

“妈妈,我觉得这些工厂都维持现状比较好,毕竟我们没那么多人才可以用,不过财务上还是要重新安排”陈易峰深知这个时期的港岛贪腐风气很严重

如果强力介入容易生事端,只能容忍那些蛀虫堵在这个工厂吸血了。

不过财务上会比以往严格一些,不然那些工厂经理架空了。有着工人比老板还要凶,你敢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