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届时可以直接在月球搭建核聚变反应堆,加大月球砖的生产效率。
另外若通过空天母舰运送物资的话,那每次的份量可是长征十号完全没法想象的。
甚至能够建造出像科幻电影中,以核聚变为动力的宇宙飞船。
到那个时候,前往火星也会成为极其简单的事。
而值得一提的是,其实这些情况早在人造太阳项目开始研发时,李国建便不止一次在心里畅想过,甚至晚上睡觉都会梦到那些画面。
只不过实际情况时,他甚至不认为,自己真的有可能见到。
毕竟单以当时人造太阳项目的成果来看,距离实现可控核聚变遥遥无期。
更不要说难度更高的核聚变装置小型化。
那是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后,才会进一步去研究的更新技术。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因为徐源的出现,在很短时间内便凭借常温超导材料完成了超环三号,让国内成为世界上率先掌握核聚变的国家。
如今首座聚变电站刚建成,便又要朝着核聚变装置小型化进发。
这简直无法想象。
但偏偏事情放在徐源身上,又让人觉得非常合理。
丝毫不夸张的讲,在这一刻李国建都觉得自己又仿佛年轻了很多岁。
胸膛中有科研人的热血在燃烧,恨不得立刻就开始超环四号的研究。
把自己这一腔热血撒在项目上。
不过内心激动归激动,作为一位老院士,他的思维还是比较理智的。
既然可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的研究,眼下已经是必须要做的事,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尽快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
否则像无头苍蝇那样乱撞,可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也不再迟疑什么,当即主动询问起身旁的徐源。
“依靠常温超导材料,我们才勉强把超环三号的体积缩小成现在大小,如果要应用到空天母舰上,恐怕体积还要缩小个几倍才行。”
“这其中的难度可不小。”
“徐院。”
“你这次既然是专为此事回来,不知道目前有没有大致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随着李国建的话音落下,不单单是旁边的沈鹏。
周围其他人也都聚精会神起来,目光全部落在徐源的身上等待着回答。
作为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大家当然不会放过。
徐源听完李国建所提出来的问题,知道对方是为可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的研究考虑。
希望能早日出现研究成果。
而他既然下定了这个决心,特意回到庐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小型化。
那自然不会一点准备没有。
因此面对李国建的询问,他几乎没有任何耽搁,立刻便开口回答起来。
“借助常温超导材料的特性,并且保证托卡马克装置能够稳定长时间运行,把体积缩小到现在超环三号的程度确实已经称得上非常难得。”
“如果进一步缩小的话,或许会出现装置反应不稳定甚至熄灭的情况。”
“这些可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所以目前最合适的办法,还是要从托卡马克装置的结构设计出发。”
“尝试用特殊的结构设计来实现小型化。”
“并且现在我们有了这座稳定的核聚变电站,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数据,这可是之前项目中所不具备的。”
“徐院说的没错,现在我们可是有着更好的条件。”沈鹏闻言猛地点头附和道。
相比他们刚研发人造太阳项目那会,现在的条件可真是强太多了。
将徐源的话认真听完,李国建也对这个思路表示非常认同。
结合超环三号各方面的表现来看,通过特殊的托卡马克装置结构设计,来达到小型化的目的,确实是最为合适的研究方向。
否则装置小型化是牺牲了原有的稳定性,那毫无疑问是件失败品。
毕竟小型化的超环四号,可是要使用到武力强大的空天母舰上面。
若是当空天母舰在近地轨道运行时,核聚变反应堆却出现了问题,导致能量来源彻底被切断的话,那对于整个母舰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我认同这个思路,并且我提议从今天开始,超环四号的研究便正式立项。”
最终随着李国建的话音落下,徐源也趁热打铁确定了超环四号研究小组成员。
李国建和沈鹏自然都在内。
至于项目研究的具体地点,则还在之前超环三号的所在位置。
不过有些不同的是,相比较人造太阳项目时,参与超环四号的科研人员要少些。
主要现在建立了首座核聚变电站,其维护和保养工作同样需要专业的人员负责,只能说相比较其他的热门行业来讲,核聚变领域内的人才太少了点。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谁能想到国内的核聚变研究,会一下子突飞猛进。
把海外其他国家远远甩在后面。
好在这种情况想来也不会持续太久时间,甚至完全可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