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瞧了瞧洒落在锅台上的花椒粒,将它们一一收起。回头望向傻笑着的小闺女,轻点了下她的额头。刘青山则饶有兴味地看着娘俩,这小家伙手脚可真快,自己刚看到她扬手,还没来得及阻拦,她便已扔完。
刘氏心想,这花椒能去腥,家中做鱼时会用上一些。而且方大叔说这东西可入药,此前孩子们进山瞧见便采了些回来,晾干后便收在那儿,后来便忘了。
刘氏琢磨着,每次炖鸡时总有难以去除的腥味,只不过鸡肉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回,倒是无人嫌弃过。或许,用花椒炖煮味道更佳呢?反正放得少,这花椒也没毒,肯定吃不死人,最多麻口一点儿。
刘氏索性不再纠结,见锅也开了一会儿,估摸鸡肉差不多炖烂糊了,便把碗里留出的鸡内脏和鸡血倒入,接着放入许多切好的土豆块儿和择好的豆角儿。又用高粱玉米兑成的面和了点儿面,在锅边贴了一圈儿饼子。
如此,饼子的一半浸在汤中,汲取鸡肉的汤汁;另一半紧贴锅边,能结成一层硬硬的锅巴,吃起来又香又脆,极为美味。
饭菜快要做好时,张三顺带着柱子哥哥们从地里回来。这几日,地里所有的庄稼以及地头种的菜都已收割完毕,他们今日是去把地翻一翻,为过些日子开始种小麦做准备。
几个柱子围着刘青峰,“舅舅、舅舅”地叫着。大舅家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刘大山,比大柱大一岁;小的叫刘小山,比大柱小一岁。表兄弟们的感情颇为要好,孩子们就问刘青峰“姥姥姥爷好不好,舅妈好不好,表兄弟们好不好”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毕竟不常见面,心里还是挺记挂的,福宝也跟着转圈圈凑热闹,被张三顺一把抱起。刘青峰微笑着逐一回应孩子们,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哪个都喜欢。
张三顺笑着和刘青峰打招呼:“大哥来了?爹娘和嫂子孩子都好吗?”
“都好!”
别看刘青峰能对刘氏发脾气,却无法冲着张三顺不愿意。
自家妹子嫁过来,他和爹娘只要见了张三顺,都客客气气的,只盼着刘氏能在他家好过一些。好在张三顺也是个疼媳妇儿的,这么多年来都未曾亏待过妹子,就连妹子的婆婆和老婆婆都对妹子很好。故而,他们娘家人对张家甚是满意。
刘氏见当家的和孩子们都回来了,赶忙先盛出两碗鸡肉,打发大柱二柱洗完手送去给太奶奶家和奶奶家尝尝。他们虽说分家另过,但逢年过节或是做了好吃的,都会送去给老人尝尝,这是做小辈对老人的孝敬,孩子们也都知晓。
家中等着俩孩子回来便准备开始吃饭。没成想俩孩子回来后,大柱端回了一碗茄子炖土豆,二柱端回了两个窝窝头。刘氏笑了笑:这俩老太太,这怕是听说自己娘家大哥来了,给自己怕饭菜不够吃呢!刘青峰也暗自点头:就得这样母慈子孝,日子才能顺心和美!
福宝一见人都齐了,先是屁颠屁颠地拿出舅舅带来的糖,让娘分。她瞧了,一共没几块,没法做到一人一块儿,索性让娘亲操心吧!反正每人都必须有。刘氏拿她没办法,只能用刀把一块儿饴糖切成四块儿,每个孩子给一块,剩下的还用油纸包起来,留着给福宝甜嘴儿。
福宝看见哥哥们都拿了糖,“哒哒哒”地跑去灶房,拿上自己的小碗、小勺,坐到桌子前面,喊道:“吃!”一家人被她逗得哈哈大笑。不过看出来小家伙是饿了,赶忙拿碗拿筷,盛菜端饭,开动!
吃鸡肉时,刘氏故意没提福宝恶作剧扔花椒的事。在灶房时,她自己尝了口汤,只觉得鸡汤格外香,且没有以前吃的那种鸡肉的腥味儿。看来,这花椒是被福宝放对了。
饭菜上桌,一家人埋头苦吃,能有鸡肉吃可真是幸福,喝上一口鸡汤,感觉浑身都熨帖了。
正吃着饭呢,大柱从饭碗中抬起头,和舅舅说起想让周茹儿去镇上卖野菊花茶的事情,其他人都竖起耳朵听,没有人插话。
刘青峰瞅了眼大柱,这外甥他一向喜爱,此次和周家姑娘有了婚约后做的几个决定都颇为明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周家那姑娘也是有志气的,想着要自己设法把日子过下去,都是不错的孩子。
刘青峰有点小本事,也会在农闲时上山打猎贴补家用,而且收获颇丰。所以,也会经常和镇上的一些酒楼掌柜打交道。而且,他还有点儿自己的门路。
他知晓大柱的意思,就是想让他顺便给跑跑。这小子,脑子挺活络!
“这样也好,周家丫头毕竟还未出阁,咱家不介意女娃子抛头露面,但难免有人会说三道四。这样吧,你们不是过几天要去我家吗?到时候你带点她做好的野菊花茶,我带给熟识的酒楼掌柜看看。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可不能保证帮你卖得出去,也没法保证价钱几何。”
“谢过大舅!”大柱赶忙起身,饭都顾不得吃了,就给大舅深深鞠了一躬。他知道大舅这么说就基本没问题了,毕竟和他相熟的掌柜都是多年的交情了,即便酒楼不要,也能介绍几个买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