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岳小娥张莲花这对母女都吃撑了,这要不是四娘给她们母女两人喝了助消化的竹清水恐怕她们母女两人都走不动道了。
最后看到了范大厨的面子上,这顿饭只是付了菜钱,没有算手工费跟粮票。也就范大厨有一个面子,换旁人根本不好使。
最后这顿饭只花了3块6毛8分,有零有整的。
岳小娥回了宿舍,婆媳两人去了范家。
范大厨住在筒子楼里,二室一厅的房子。大儿子是机械厂的技术员,儿媳妇是厂里的财务。两人的儿子3岁了,上了厂区的托儿所。
这个年代工厂可是什么都管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俱到。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抢破头想要入厂子。
只要当了工厂,就相当于捧了铁饭碗。
二儿子是一个军人,17岁当兵,去了中苏边境当兵,至今还未回来过。今年也二十多岁了,连个对象都没有,人不在身边都不能相亲。老两口十分的犯愁。
三儿子才15岁,目前是一名高中生,平常都是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范大厨打算等小儿子毕业就让他跟着自己学厨,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
范大厨的妻子叫袁小萍,长得十分的富态,端庄得体。看着十分的有亲切感,明明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她跟自家婆婆张莲花十分的投缘,就像许久未见的亲姐妹似的。
因为中午吃的饱,晚上只是简单的吃了一口。
房间内新换的床单被罩,收拾的干干净净,屋内更是一点异味都没有。四娘没有认床的习惯,不一会她就睡着了。
反倒是张莲花,第一次出门,换了床有些睡不着。心里惦念着家里的男人,也不知道吃饭没?秋梨膏都做好了吗?家里的晾晒的蔬菜干收起来了么!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辗转反侧的张莲花终于的睡着了。
第二天范图宽和袁小萍给婆媳包的饺子,东北人都讲究上车饺子下车面。为了这顿饺子袁小萍4点半就起床了,水饺刚做的才好吃。
芹菜猪肉馅的,猪肉可是上好的土猪肉,十分的香。
吃完饭范图宽用国营饭店脚蹬的三轮车送婆媳两人去了火车站,而在家里的收拾屋子的袁小萍发现了10元钱,还有三张手写的菜谱,写的十分的详尽让人一看就会的那种。等范大厨回来准备换衣服上班的时候,袁小萍第一时间将钱还有菜谱交给自家男人。
“孩子他爹,我在枕头底下发现的。”
范图宽道:“这孩子真是客套。”
袁小萍对这对婆媳的印象极好,婆婆敞亮,媳妇知性。两人的感情也十分的融洽,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但当范图宽看到那三张手写的菜谱的时候彻底不淡定了。
袁小萍见丈夫的神情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便问道:“孩子爹,你是怎么了?”
好一会的工夫,范图宽才平复了自己的激动的内心。
“小萍,你知道这三张菜谱的份量吗?”
“不就是菜谱吗?”
袁小萍不是厨子,自然不懂这三张菜谱的含金量。
范图宽向自己妻子解释。
“这三张那是失传已久的宫廷菜,这小丫头居然给了我三张。我果然没有看错这个丫头。”
袁小萍看到丈夫高兴,她便高兴,她可不懂什么失传已久的宫廷菜。她觉得丈夫的厨艺够厉害的了,这菜谱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范图宽妥善谨慎的将这三张菜谱贴身收好,有了这三道菜,他的厨艺可以更上一层楼。这要是完美的复刻出来,别提多有面子了。
除了四娘留的钱还有菜谱,张莲花还留下了不少的山货,榛子,核桃,山里红,栗子。还有猴头菇,果干。
而另一边,婆媳两人已经坐上去往哈市的绿铁皮火车。火车票介绍信都贴身放着,随时可能有检查,这个时候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
临出门的时候老公公岳忠华亲自给她开的介绍信,盖上了生产队的公章。
硬座车厢里到处都是人,第一次坐火车的张莲花格外的紧张,一边要看着行李,一边还要照看着怀孕的儿媳妇。
人不是特别的多,这个时候出行不方便,不像后世出门那么方便。
2个半小时以后抵达哈市,四娘背着一个包,手里拎着两个包。剩下的都是张莲花拿着,这要不是跟在儿媳妇的身边,恐怕她一个人都分不清东南西北。
哈市的火车站又大又繁华,看着还有点老毛子的异域风情。张莲花留着看行李,四娘去买火车票,现在没有卧铺了,只有硬座。没有直达的火车,需要中途转车。
来之前四娘已经与岳屿森通过电话,他已经将路线告诉了她。包括怎么买票,怎么转车。到时候他会去车站接她们俩。
四娘没有直接的买票,而是找到了岳屿森的战友冯春阳,三年前冯春阳转业了,目前是哈市火车的列车长。
通过他的帮忙,婆媳两人买到了去往长沙的软卧。旅程是四天三夜,到了长沙再中转一次便到了广东了。
这完全是从祖国的最北面到祖国的最南面。
说实话满打满算,黄四娘都活了两辈子了,她还从未出过山海关。这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