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功夫见他,他若是想要去见圣上,那就让他去见圣上。”李盛袭冷冷地说道,就连睡觉的时间都是百忙之中抽出来,哪有功夫去听他骂人。
“圣上心生反骨,黎王又一直反对您。若是真的让他们见了面,只怕会有所密谋。”孟纨担忧的说道。
“那就让他们密谋,我到要看看,他们能做什么?”
对于黎王和小皇帝来说,他们如果想要调动兵力,只能能去调动京外的兵力,而如今,天下不被她掌握的军队屈指可数,猜都能猜到他们要去哪里。
黎王在京中是最安全的,而他一旦离京,她就会将他扣留起来。
而到那个时候,李珩最后的帮手也没了。
而且等到李珣一回京,天子也未必是天子了。
李盛袭刚一上台就清算了不少人,不过她一向是宽严并济,不过寥寥几日,朝政就回到了正轨。
只是这些天,圣上一直不曾上场,不过是对于大臣来说,倒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影响,毕竟圣上虽然没有上朝,但是一直有人在行使圣上的权利。
直到有一天消失了许久的圣上,才坐到了龙椅上,这个时候,许多人都意识到了不对劲。
“朕年纪尚幼……多亏有姑姑辅弼国事,朕欲给姑姑加九锡,诸卿以为如何?”
十二冕旒遮着,众人看不清楚圣上的神色,是圣上的神色已经不再重要。众人看着站在龙椅一侧的皇姑。
李盛袭神色未辨,加九锡这样的事情,从前也提到过,但是今时不同往日。
能活到现在的大臣,个个都是人精,他们看得懂时事,所以并没有再反驳,而是纷纷附和。
李盛袭三辞三让之后,便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加九锡。
自此之后,她的权势达到了极盛。圣上也只在这一日出面过一次,寻常时候,军国大事都在李盛袭的手中。
南边打了起来。
李盛袭也没有闲着,除了密切关注南方的动向之外,她又推动了许多的新政。
比如说,将她的女护卫收编到军队之中,在兵部开了募兵处,招募女兵。
又以男女授受不亲,在朝廷做事不方便为借口,又抬了几个女外官。这些外官从前都是她的婢女出身,她们随侍在她左右,有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如今局势尚未彻底稳固,此次科举的事情,她还没有正式开启,不过她在各地开设了女学,鼓励女子读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最高的掌权人喜欢什么?自然有的是人想要逢迎,所以她这条政令一下,就有许多有女儿的富贵人家叫女儿去读书。此举的本来目的是为了献媚于李盛袭,但是结果却是极好的,李盛袭乐意见这样的事情发生。
朝堂的气象也由此焕然一新,此前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使得国库充盈。
先帝在位之时,虽大举兴兵,但是因为铲除世家、削去勋贵,以累世公卿之家的家产来充盈国库。虽是穷兵独武,国家却依旧承平。
而这两年,李盛袭又大举兴政,提高了百工之家的地位,使得许多便民的器物得以发明。
加上她又大开私产补贴种地的百姓和待考的学子。如此一来,国家越发兴荣。而她的威望也越盛。
原本只在江北传扬的“圣母出,天下宁”六个字已经传到了天子脚下。
或许有顽固派,想要反对李盛袭的统治,但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皇帝是男是女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好的生活,他们并不在意皇帝是谁?
李盛袭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好的生活,还为他们打走了一只掠夺他们的外敌,有哪个皇帝会比她更合适?
甚至有不少学子已经开始接受李盛袭,就比如说在重阳这一日,李盛袭给开重阳诗会,邀请监生,便有数百位国子监的监生为李盛袭作颂圣的诗句。
如此,大局几乎已定。
而在腊八这一日,南方传来了陵淮大捷的消息,李盛袭喜出望外,她连忙加封容治为陵淮大都督,让他总理陵淮诸事,而李珣则是被急召入京。
国政渐稳,而李盛袭在李珣回京之前,她去见了一个人。
内卫的大牢之中,一股浓郁的血腥味传来。
李盛袭被人带着走了进去,最深处的一间牢房之中,一个男人被架在了墙上。
顾曜就是李瑞。
她当初怀疑曲知离,但是就因为一下迟缓,就让人给跑了。她怎么可能让自己再犯一次错误?
一次让顾曜弹琴,其实并不是想听他的琴声有什么古怪,纯粹是为了拖住他。使得他在宵禁之前没办法出城,也没办法回宫。
而等到李盛袭看破了他们的计谋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把顾曜抓起来,而后废掉了他的武功,再去见的容治。
一次让顾曜弹琴,其实并不是想听他的琴声有什么古怪,纯粹是为了拖住他。使得他在宵禁之前没办法出城,也没办法回宫。
而等到李盛袭看破了他们的计谋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把顾曜抓起来,而后废掉了他的武功,再去见的容治。
李盛袭看着李瑞,昔日的神仙玉郎已然落魄,不过风姿并没有改变。
李盛袭对他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