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坤出任粤军司令之后,立即在白云誓师。
他知道,单论粤军战斗力,虽然不怕现在的段义德,可是他并不想跟段义德血拼。
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段义德还在应天跟直军血战的时候,快速的拿下闽浙地区。
这样的话,他们就算是保个本,在之后的作战中,每打下来一块地,那都是白赚。
想明白这一点后,程相坤将粤军的首个目标定在了漳州。
为什么定在漳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漳州的背后,就是厦门港。
只要能够拿下厦门港,那么就可以利用厦门到福州的公路,快速推进到福州。
只要拿下福州,那么就等同于拿下了整个闽省。
至于闽省西北地区的山区,程相坤没想着一个一个的去打。那边属于丘陵地带,后勤补给太困难了。
只要切断闽西北的补给线,那里的皖军根本就撑不了多久。
即便他们靠着从赣省等地运送物资,可是那边的山路也异常难行,无法给闽西北地区提供足够的物资供应。
时间一长,闽西北的皖军必然后退,以缩短后勤补给线。
所以,程相坤才做出,进攻闽省沿海地区的决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程相坤是留洋派,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程齐昌送到樱花国的士官学校学习。
虽然成绩中等,但人家却实打实的是学院派。
想好进攻什么地方之后,程相坤将粤军分为南北两路军,其中以第一师,第二师,第五师为主力的南路军开始在潮州集结。
而以第三,第四,第六师为主力的北路军则是在梅州。
程相坤觉得既然要打,那么就一场打的,让对方分辨不出自己的主攻方向。
所以,程相坤就准备用樱花国最常用的钳形攻势。
北路军率先进攻,目标龙岩,这里属于山区,所以大军行军稍微会慢一点,程相坤就让北路军提前出发。
而南路军则稍微晚了一两天,目标直指漳州。
并且,程相坤要求南北两路军必须在6月25日前出发。
此时,已经十多年没有经历过大战了,所有粤军士兵心中,都憋着一股子劲,想要证明自己。
同时也是因为十多年没有经历大战,两广地区经济实力很强,他们采购的是全套的法兰西武器,从步枪到火炮。
甚至,在粤军中,还有两个坦克连。
这一次出征,程相坤几乎把粤军的老家底都翻了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进攻龙岩和漳州的时候,粤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非常的惊人。
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南北两路军就抵达了龙岩和漳州附近。
随后,在6月29日,北路军抵达龙岩,30日,南路军抵达漳州,并在30日的时候,对龙岩,漳州实施了炮击。
粤军的火炮,只用了半天时间就炸毁了两地的城墙,随后,大批的粤军冲进城内。
到了7月2日清晨,粤军攻下龙岩和漳州。
随后,程相坤下令,北路军调整进攻方向,从龙岩出发,经漳平,永安,三明到延平,从西面开始包围福州。
而南路军则沿着海岸线,从漳州,经厦门,泉州,莆田开始从南面包围福州。
之所以让程相坤做出这样的改变,那是因为程相坤发现,他有一点高估皖军的实力了。
原本他以为,段义德再怎么跟冯友昌在应天打,他也会在闽省屯放一些主力,以免自己长驱直入。
可是再打漳州和龙岩的时候,程相坤却发现,驻守闽浙的都是皖军二线部队。
这些士兵,没有多少战斗力,战斗意志也不高。
既然如此,那他就不用小心翼翼的慢慢推进。他决定改变之前的命令,让粤军快速推进,将包围圈搞大一点。
原来他想着是南北夹击厦门,然后合兵一处闪击福州。结果发现闽省都是二线部队之后,厦门这边,光是南路军就可以自行解决,没必要让北路军再过来。
所以,让北路军绕个弯,而南路军则继续沿着既定计划行军。
事实证明,程相坤的这个想法是对的。
此时驻守在闽省的皖军,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并且缺少弹药。
原本在闽省,段义德是布置了几个师的精锐的,为的就是防备程齐昌的粤军。
可是因为冯友昌的直军进攻的太过于凶猛,快被打到应天的段义德只能从各地调兵,增援应天。
其中就有闽省的皖11师和13师,目前留在闽省的就是一个皖12师还算是精锐。
可是皖12师驻守在福州,看到粤军大规模进攻,他们根本不敢主动出击,只能驻守福州,并且给段义德去电,希望段义德能够增援福州。
这也就是说,皖军在闽省的主力,都在福州,其余各地都是一些二线部队。
这样的防守模式,怎么能够挡得住粤军的进攻?
所以,程相坤突然改变策略,开始跑马圈地,也不难理解。
在改变策略之后,粤军的进攻依旧犀利无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粤军就相继拿下漳平,永安,三明,泉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