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奶奶她们都不在,小院里只剩下林引珠,她匆匆忙忙洗漱完,从锅里拿了两只冷冰冰的包子就往卤肉店走去。
将近九点,林引珠才来到铺子,门口已经排起长队。
队伍里大多数是早上出来买菜的妇人,手里还拎着菜篮子。
操作台只有阿晓一人在忙,既要打包卤肉又要做卷饼。
厨房里,众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文妈正在屋里弄肉肠。
林引珠连忙洗了手来到前面帮忙切卤肉。
早上的顾客比中午还多,加上全天开店,陆陆续续有客人光顾。
到傍晚时分,顾客还在排队,但卤味已经卖完了。林引珠也没想到,已经多加了两只猪肘,还是不够卖。
准备的小勺子和小碗也都送出去了。
为表歉意,林引珠给排了队但没买到卤肉的客人们送了一个卷饼,并承诺,明天一定多准备一点卤肉。
开业第三天晚上,铺子关门后,林引珠统计了一下开业这三天的营业额,一共九百二十八块钱。
没能突破一千大关,林引珠有些沮丧。
不过平均每天三百多,而且还是在打了九折的情况下,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希望以后每天的营业额都能稳定在三百块以上。
但开业的高潮只维持了五天,到第六天,营业额就只剩下两百九十块钱。
之后,一天的营业额都在两百五十块到三百块钱之间浮动。
这天,文妈匆匆忙忙赶来卤味铺,弄完肉肠和丸子后,便向林引珠请辞。
原来,文爷爷昨天受了凉,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
文爷爷早上起来就不舒服了,文妈忙着来干活,便没多问。文爷爷在床上躺了一天,直到文爸回家时才发现,文爷爷发了高烧。
昨天文妈回到家时,文爸已经将文爷爷送到了医院。
文爷爷年纪大,医生建议他住院观察一天。
文奶奶腿脚不好没跟着去医院,自己在家里急得不行。
阿晓以为文家人骂了文妈,连忙追问。
文妈摇头:“我过意不去,你爷奶都这么大年纪了,身体总有点小毛病,家里也不缺我这点钱,我还是留在家照顾他们二老吧。”
她要是在家,早上就能送文爷爷去看医生,也就不用拖到发高烧、留院观察的地步了。
她原本只是上午来帮忙做肉肠和丸子,后来渐渐地越做越多,先是串串香的食材,现在又是卷饼。
虽然林引珠给她加了工资,不过文妈还是惦记家里的老人,决定辞职。
文爷爷有退休金,文爸也要上班,家里不缺她这一份工资。
林引珠点头同意:“是我考虑不周,不过我一时也找不到人,您这几天再来帮我弄一下肉肠和丸子,其他活儿就不用你干了,等我请到人你再走,行不?”
文妈自然是同意的。
文爷爷病了,林引珠也给阿晓放了假,让她回家看望一下老人。
招聘信息一贴出去,试用期三十块钱,转正四十块钱的薪资吸引了不少人来应聘,就连来买卤肉的顾客也会问一嘴。
有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上午来店里问了一下,林引珠让她留了个人信息,还没决定好人选,下午这小姑娘又来了,林引珠便让她明天来试工一天。
姑娘叫阿芳,今年刚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就没继续供她复读。
阿芳和阿晓年纪相仿,两人凑到一起话挺多的,不过没耽误工作。
林引珠看她干活挺利索,听阿晓说她人挺老实,没有乱打听林引珠的事儿,就决定留下阿芳了。
干了几天,阿芳向阿晓打听她的工资,阿晓只说和她一样,没敢透露她之前还拿了不少奖金。
阿晓上个月帮林引珠干了不少活儿,除了说好的二十五块钱工资,还拿了整整二十块钱的奖金,第一个月到手就有四十五块钱,还包吃住,基本没花钱的地方。
阿晓不知道林引珠以后会不会给阿芳发奖金,恨人有笑人无是大多数人的心态,阿晓不想给林引珠添乱。
比起刚认识几天的阿芳,阿晓还是偏向给她发钱、教她做事的林引珠。
时间流逝,很快就到了元旦假期。
林引珠提前一天将被撕的只剩薄薄两页纸的旧日历本取下,换上了崭新的1986年日历本。
元旦当天,正好余云和、刘霖、陈嫂、纺织厂也都放假,林引珠便没回铺子。
林奶奶乡下的屋子已经翻新好了,卤肉铺二楼的另一个房间也早就布置好了。林引珠这几天都在收拾东西,陆陆续续将家里的东西都打包好了。
能搬到卤肉铺二楼的东西都搬过去了,其他搬不过去的东西只能先送回林家村,放在林奶奶的家里。
小院腾出来后,就可以推倒重建了。
三人正在收拾东西时,突然听见了汽车鸣笛声。
声音连续响了好几次,林引珠听着声音就在门口,便开门看了看。
熟悉的红色小轿车就停在门口,前面的车窗开着,林引珠看见谢为民坐在驾驶座和她招手,下意识点了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