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交钱一手交房本,办理好过户手续,当晚林引珠又央求林奶奶做了一顿大餐。
阿晓不知道林引珠又在庆祝什么,林引珠没有告诉别人她买下了这个房子。
不过见林奶奶大肆张罗饭菜,阿晓也有点想念文妈的手艺。
文妈帮忙做好一桌子菜后,又做了一道虎皮尖椒和一碟煎饼。
阿晓拿起一张煎饼放在手心,将桌子上的菜都夹了点放在煎饼上,最后加上虎皮尖椒,抹上一点辣椒酱,包裹起来,咬下一大口。
文妈见阿晓吃的香,很高兴,随后笑着对林引珠解释:“她从小就爱这么吃。”
随后戳了戳阿晓,叮嘱道:“注意吃相。”
这不就是大饼卷一切?
林引珠也试着卷了一个,煎饼是白面混着玉米面,口感很好,还有淡淡的玉米香味,有点像煎饼果子。
一个卷饼下肚,林引珠就半饱了。
这也很适合摆摊呢。
林引珠垂下眼帘,思考了一会儿,和阿晓说了这个想法。
没想到阿晓却拒绝了:“现在天冷,饼子和菜都没法儿保温,我还是先卖串串香吧。”
有道理,相对煎饼来说,热乎乎的串串香更受人欢迎。
要翻新乡下的房子,林奶奶和林引珠不用亲自操办,只要把钱给林长树,让林长树去忙活就行。
当然,两人也不会让林长树白忙活,该给的工钱还是得给。
至于林引珠的小院,她想找时间重建,就暂且没有翻新,只是又买了些新家具。
文妈专门负责做丸子,忙活了两天后便开始创新,弄了肉丸、鱼丸,带肉的丸子价格自然要贵些,不过口感也好,贵个一分、两分的,依旧很好卖。
陈嫂和赵嫂有一次来拿卤肉时看见文妈正在做鱼丸,立马下单买了两斤,许是卖的不错,随后便时不时来买几斤走。
林引珠干脆让文妈多做点,给阿晓带到校门口论斤卖。
肉丸、鱼丸做起来麻烦,还是有不少家长愿意买一些回家更新一下菜单的。
因为天气越来越冷,林引珠从一天出两次摊改为一天一次,只在下午出摊。
张家明依旧时不时来买点卤肉,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林引珠对此觉得很困扰,她已经尽量没有给张家明回应了,每当张家明说些暧昧的话语时,林引珠便严厉拒绝。
可张家明似乎听不懂人话,又或许是觉得烈女怕缠郎,下一次依旧我行我素。
林引珠觉得奇怪,在他有一次站在旁边念诗时,问他:“你结婚了吗?”
“正如我轻轻地来……啊?”张家明语塞,“我……”
林引珠:“我孩子都三岁多了,你应该早就结婚了吧?”
张家明瞒不住,点点头:“结了,不过……我和她并没有多少感情,我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真正心仪的另有其人。”
林引珠要吐了,但张家明也没说他心仪的人是她,她总不能直说“我不喜欢你”,只好委婉地说道:“张同学,这些诗歌,还是回家对你夫人念比较好。”
张家明摇摇头:“她大字不识几个,哪里懂的鉴赏。”
林引珠:“不好意思,我也不太懂。”
她只是个充满铜臭味的商人,品不来张家明的伤春悲秋。
张家明看了林引珠许久,甩袖离开:“罢了,是我的错,等我处理好家事……再来找你吧。”
此后连续一周,林引珠都没再见过张家明。
直到今天,他又来了。
还带着三个旧时的同学。
张家明的面色如此,照旧微笑和林引珠打招呼:“引珠同学,你好。”
旁边的男同学表情有些奇怪,眼神在张家明和林引珠之间徘徊,好像两人有奸情似的。
林引珠面无表情:“你们好。”
另外三人在她这里也就是眼熟而已,她根本不记得他们叫什么名字。
其中穿着驼色毛呢大衣的女同学走上前来对林引珠说:“林引珠同学,你现在咋来卖肉啦?”
林引珠仔细观察她的表情,一时分不清她是有意还是无意。
另一个长相挺富贵的女人说:“林引珠同学,我们要去国营饭店聚一聚,你跟我们一起吧?”
张家明和另一位男同学也说:“对啊,一块去吧,人多热闹。”
林引珠摇摇头拒绝:“不好意思,我还得做生意呢,你们先去,我们改天再约。”
几人纷纷劝说:“肉啥时候都能卖,老同学可不是天天都能遇到的。”
“先去吃饭嘛。”
“都是同学,又不是天天聚的,你今天就早点收摊嘛。”
毛呢大衣的女同学见林引珠还是拒绝,绕到林引珠旁边挽起她的手说:“哎呦,难得遇见,咱们一块聚一聚嘛。毕业后我们都没见过,我可想你了。”
林引珠抽出手:“不行啊,没卖完我哪来的钱吃饭啊。我又不像你们,都有工作,我是赚多少吃多少的,可不敢偷懒。”
“哎呦,这有啥。还剩下多少卤肉?我都包了,一会儿也让同学们尝尝,这顿饭也不用你给钱,他们男同学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