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御王府回沈府,姐弟俩一路沉默着。沈玉堂要在御王身边随行办事,并没有陪她们回府。
前厅,堆着御王府送来的东西,不知道事情的柳画,以为是御王妃送来的,谢过之后便收下了。
“怎么了?发生何事。”见俩人面色不佳,大步上前将姐弟俩从上到下打量,生怕受了什么伤。
沈渔拉住沈母的手,露出浅浅的笑,安慰道:“娘亲,我们没事。”
沈启也附和着:“是啊,娘亲,您坐。”姐弟俩一人搂一边,将人拉坐在椅子上。
“那怎么脸色不好?”柳画没有简单的被姐弟俩哄住了,面无表情的看着一对子女。
“就是发生一点误会,言语上受点委屈罢了,已经无事了。”接过秋夏的茶盏,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要如何解释,就交给父亲吧。“我们饿了,准备午饭吧。”
“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秋夏双手交叉摆在腹部,微微弯腰,对着少女说。
“让她们去就好,你好歹是娘亲身边的人,她们称你一声姑姑也不为过。”沈渔及时说话,让秋夏停住了脚步。
秋夏已经是二十一岁的年龄,还未曾婚配。在王府农庄蹉跎了几年,过了婚配的年龄。如今能伺候夫人,也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谢姑娘高看奴婢,让奴婢还能当上姑姑。”
“呵,都听到了吧,以后,就喊一声秋夏姑姑。”
“秋夏姑姑~”
“秋夏姑姑!”几个丫鬟笑着喊人,羞的秋夏脸红。就这样,不快的事情被放下了,都没再提起。御王府送来的东西被登记后,收入库房。
这事,在她们这里也算是过去了。至于,御王妃那里怎么想,不是她所担心。
午饭过后,沈渔喊来了刘管事,将改建的图纸交给他。
“每个洗漱的地方都按这样改,抓紧时间办。”
“这样倒是方便很多,便宜我们这些当奴才的了,姑娘心善。”看着图纸上的标注,刘三恭维着道。府上的奴才丫鬟都改了称呼,跟着时琪她们喊姑娘和小爷。
“对大家都有好处。”放下手中的笔,不紧不慢的接着说:“其他加上的东西,也要赶紧。”
“放心,小的会抓紧办的。”
点头回应:“嗯,行,就这样吧。”等他走后,才看向王小雨问:“时悟、时琪还未回来吗?”
“还未曾呢,姑娘有事要办吗?”王小雨边磨墨边回答,她双眸低垂,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谦卑与细腻,仿佛生怕自己的言语惊扰了这份宁静
“无事。”轻轻摇了摇头,吐出两个字。瞥了一眼墨水,喊了一声:“停,够了。你也去忙吧,这里不需要人在了。”
放好墨条,收回手,试探性的说:“婢子在外面守着吧?”
“不用,我看书,不会需要什么的,去吧。”她细声慢语, 宛如晨曦中的微风。
“是。”退出卧室,带上房门,才举步离开。
下午的阳光如同细腻的金纱,轻轻透过窗棂,洒在沈渔的书桌上,也温柔地覆盖在她的背上,为她的阅读时光增添了几分暖意。沈渔手持袁九司给的书籍,眼神专注而明亮,仿佛正沉浸在一个充满智慧与希望的世界里。
这本书,不仅承载着袁九司的深厚学识与独到见解,更成为了沈渔心中对浮名镇未来规划的一盏明灯。她一边仔细阅读,一边在旁边的纸上勾勒出各种图形与线条,那是她对书中描述的梯田种植法的生动再现与细致思考。
梯田种植,这一古老而又智慧的农业技术,在沈渔的笔下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优势。她发现,这种利用地形优势,层层开垦、错落有致的种植方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还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使得人力资源得以更加合理地分配与利用。
随着阅读的深入,沈渔的眼中闪烁着越来越坚定的光芒。她越发觉得,将梯田种植法引入浮名镇,不仅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更是一个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重大举措。她开始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图景:梯田层层叠叠,绿意盎然,农民们笑容满面,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角落……
“太好了!”不禁惊叹出声,完全没有注意到时辰,外面的阳光已经被云层遮挡。
这声动静,终于引起外面时琪的注意,才敢开口打扰。
“姑娘,时琪可以进去吗?”
“…”握在手上的书消失后,她轻启红唇, 眼波流转, 瞬间点亮了整个房间,这时才发现天已经朦朦胧胧,太阳不见去处。她面对门口喊了一声:“进。”
“姑娘,您这废寝忘食的看书,婢子们在外面都急了,又不敢打扰您,忍的可辛苦啦。”有了几天的相处,说话间多了分亲昵。
在时琪手上的烛台照耀下,卧室明亮了几分,她一边检查着记录的纸张,一边回应时琪的话:“不打扰是对的,我看书时习惯一个人,除非要紧事,不然都等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