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雍国的东孟加拉府治达卡,正在进行的一场和约签订。
历经一年的酣战,以及一年的拉锯战,雍国终于与印度总督府签订停战协议。
数万经历印度大起义熏陶的印度仆从军,犹如饿虎扑食,飞快地拿下了西孟加拉府治加城(加尔各答),吞并了西孟加拉府。
旋即,包括下孟加拉府支达卡城,以及东孟加拉吉大港。
到了这时,雍国从突袭中反应过来,大量的征召本土士兵(尼泊尔)南下,进行对峙拉锯。
印度仆从军力有所逮,英军也只能开始打拉锯战,战损日益增长。
而雍国也因此失去孟加拉这头奶牛,财政开始匮乏,
朝廷虽可以支援钱财,却难支援物资补给,后勤压力极大。
更重要的是,虽然土著死伤惨重,但军中汉人也同样会有牺牲,而新招的尼泊尔土著廓尔喀人的占比却在上升,这让雍国上下为之动容。
失去孟加拉,不过是损失200年的扩张,而失去汉人士兵,则意味着社稷颠覆。
这般,郎情妾意之下,双方达成和约,雍国割让西孟加拉(加尔各答),下孟加拉(达卡)在内的两府。
而雍国仅仅保留着上孟加拉,以及东孟加拉(吉大港)。
也就是说,恒河以西的孟加拉精华地区地区,都被割让给了印度总督府;雍国仅保留恒河以东的部分地区。
即,孟加拉六成地区被印度总督府占据,雍国仅保留余下的四成。
与缅甸接壤的吉大港,是其最大的宽慰了。
当然,雍国提出恒河通行的权利,也被印度总督府答应下来。
“百年征战,毁于一旦——”
雍王跪在宗庙前,泣不成声。
在征服孟加拉地区的过程中,雍国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几乎是家家披麻戴孝。
如今一朝失去六成最精华的土地,者怎能不让雍王为之啼哭。
更关键的是,这不仅让他这个雍王威望大跌,更是让雍国的汉人死伤颇多,本土势力开始崛起。
因为孟加拉这头奶牛提供了雍国七成的财政收入,故而在佛教和印度教的安抚下,雍国必须保持着稳定。
但失去大半个孟加拉,雍国还能一如往常吗?
“殿下!”这时,首相朱辛树低头走了过来,让雍王的哭声为之一止。
“怎么?”雍王随口道:“有人作乱?”
“这倒是没有!”朱辛树轻声道:“只是如今丰京城地处上孟加拉,怕是不安稳了。”
在征服孟加拉后,雍国就将国都从尼泊尔迁徙到了上孟加拉地区,位于恒河岸边。
水草丰茂,地形平坦,距离尼泊尔和孟加拉适中,可以说是最佳国都了。
而取名丰京,则在表达征服孟加拉后,雍国年年丰收,不再饿肚子了。
孟加拉也没让历代雍王失望,一年三熟,极大得缓解了本土(尼泊尔)的粮食压力。
“你的意思?”
“失去了粮仓,又失去了赋税重地,丰京也不适合作为都城了,老臣斗胆,恳请殿下迁都。”
雍王闻言,为之一愣:“迁都?难道还要回咸阳不成?”
“那里可是苦寒之地,好不容易迁徙下来,怎么能又回去呢?”
说到这里,雍王头摇得像拨浪鼓,脸色骤变,哪有刚才的哭哭啼啼。
孟加拉这里虽然热了些,但到底是鱼米之乡,一年三熟,啥都不缺,让他回本土高山府,还不如杀了他。
听到这,首相朱辛树继续劝说道:“殿下,失去了下孟加拉,丰城已经难以为继了,英国人随时可以出兵。”
“既然殿下不愿意回到咸阳府,那么臣建议出兵东向!”
“嗯?”雍王浑身一震:“东向?你指的是阿洪王国?”
“没错!”首相点头道:“往昔王廷徘徊在孟加拉平原,享受着肥沃的土地以及无尽的财富,百年来止步不前。”
“如今失去了孟加拉,那么趁着英国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不如直接拿下东部的阿洪王国,重塑王廷威望。”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听到这,雍王忍不住点头:“布拉马普特拉河谷,虽然不及孟加拉肥沃,但也确实是个好地方。”
所谓的阿洪王国,指的就是印度东北地区,即包括阿萨姆邦在内的六个邦的广阔地域。
如今生活着数百万的傣族人。
他们是黄色面孔,信仰着印度教,除了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外,其余的地域都算是贫瘠了。
故而,雍国一心向南,征服孟加拉,同时还要抵御莫卧儿帝国的入侵,自然对阿洪王国没怎么在意。
但此一时彼一时。
失去了孟加拉,雍国迫切地想要重塑威名,拔高雍王的威信。
“正好,朝廷那里支援的钱还剩下百来万,可以用在东边。”
……
缅甸,新京城。
发生在孟加拉的战事,缅甸可以说是第二关注了。
无它,那东孟加拉府就在缅甸隔壁,一旦英国人占据此地,那么缅甸将会迎来恶邻。
就像几年前的那场海战,如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