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孟冬瓜在兵部上值时,就感觉其他人总是在有意无意的打量自己,同时间还与自己拉开了距离,不再如同往日与自己打成一片。
孟冬瓜的护卫是三品将领这事在朝臣们背地里慢慢传开,张亭在第一时间将自己遇到的情况呈报上去。
他从小就生活在北方边关,很少回京。他去年来京述职,突然就接到皇帝亲自委派的一项特殊任务,当孙家公子的护卫。
一直以来他心中自然也有猜疑,他一个三品将官给一个五品文官当护卫,再怎么也说不过去。
但这是特殊任务自然也就不会多问,不止他,还有于劲,一个西北将领,武力值极好的将领,跟他接到的是同样的任务,可想而知,这个叫孟兴东的年轻人有多重要。
关键是还不止于此,他和于劲很快发现,孟兴东身边还有许多暗卫,来来去去的不下于几十个,暗卫的个人武力值不比他和于劲任何一个人弱。
这是多大的排场啊,按理来说,东宫的太子也就差不多这样的排场吧!
所以事情一有意外,他不敢有任何隐瞒立即上报,皇帝听到报上来的情况,知道这事再捂不下去了。
八月初一的大朝会,除了上朝的臣子们,平日不上朝的几位皇子和一些重要的皇家宗室都被请到了朝堂上,大家都感觉到有大事发生。
确实有大事发生,皇帝当朝就颁布圣旨:封皇子杨文寰为临王,皇子杨文颐为怀王,皇子杨文州为宁王。
有的大臣们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原以为会立太子,结果是将所有皇子封王,连才十七岁的三皇子也封了王。
但也有敏锐的大臣发现,都只称这几位皇子为皇子,并没有按平常排序称他们为大皇子二皇子之类的,为何少了他们的排序?
接着皇帝居然宣了孟兴东上朝,这事让一些大臣惊讶,刚刚封了几位皇子的王位,怎么突然宣孟兴东呢?只少有的一部分心中对即将宣布的事情有心理准备。
进入朝殿的孟兴东并没有穿官服,一身锦衣打扮,可谓是气宇轩昂、玉树临风,一些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在心里惊叹一声。
可接下来的这道圣旨更让朝臣们惊叹,更让朝臣们都想不到,居然是说皇长子回归,那孟兴东,孙尚书的公子,竟然是皇帝的长子。
众臣心中难免有种种猜疑,可看到一脸肃色的孟兴东,与皇帝还真有几分像,尤其是那眉眼,看向众臣时那凌厉的眼神,真是跟皇帝看人时一模一样。置疑的话到了嘴边就问不出口,都高声恭贺皇帝,寻回失散多年的皇长子。
众臣心中却也有了几分明白,其它几位皇子都封了王,唯有刚刚被认回的皇长子没有封王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位皇长子是不会被封王的,将是东宫之主。
在这过去的一年,孟兴东在户部与兵部都混得风生水起,结下了不少人缘。加上孙家的人缘,他入主东宫,会得到朝中大半人的支持。
关于这皇长子的来历也说得很清楚,当年还是熠王的皇帝途经谢县的松树林,宠幸了一名姓谢的孤女,没有告之其真实身份,只约定一个月去接姑娘回府。
那想熠王去北边出了事,再去寻找姑娘时已不知所踪。原来是姑娘怀孕后无法继续生活在原来的村庄,只能去寻找自己的嫡姐孙家夫人谢晴如,后来那姑娘在寿县产子,因为难产,产后不久便离世。
那姑娘叫谢睛宛,是前朝名臣谢景琛后人,是孙家夫人谢氏的庶妹。但当年谢家因为这庶女的娘是丫头上位,让谢家主母不喜,后来谢父将母女送到谢家故里松树林下的村子居住,后其母去世成了孤女。
因为母亲的原因,孙家夫人谢氏与其庶妹感情并不好,之前就多年不曾联系,甚至于谢父去世的消息也没有传信给庶妹,又不知孩子生父是谁,受其妹托付后将其子送给孟家村一农户人家收养。
孙家夫人一生无子,在离世前想起其妹的托付,让其夫孙开宋将其带回,认为孙家子,以此补偿当年其妹的托付,又可弥补夫妻两人一生无子的遗憾。
来到孙府的孟兴东,因为身上有一块其母留下的玉佩,此玉佩为当年熠王的玉佩,带在身上被皇帝发现。皇帝凭此才认回皇长子。
皇长子的横空出世,对洛朝这几年来说是最大的八卦,原来孙家的儿子又变成了皇帝的长子。
皇后没有想到,当年她用外甥肖舅的事情让皇帝冷落了两位皇子,如今孙家却又养出了皇长子。
显然皇帝早就认出了孟兴东,却迟迟没有公开,甚至猜测到春天里杨文安事件时也有皇帝的手笔,其实就是在为皇长子回归铺路。真是无比的悲哀,她和她的熠郎之间已完全只剩下算计。
孙贵妃也没有想到原来那个孟兴东大有来头,开始她就觉得孙开宋这儿子来得有点奇怪,谢氏不可能把这么一个亲生儿子藏这么多年不见,自然也就反应过来,春日杨文安事件中,是谁将林贵人放进李贵人的帐篷里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