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孙女说好吃,沈老太眯着眼笑,又给她炒了一碟子年糕。
沈舒玉是真的吃到撑了,吃完不停的打饱嗝。
刘盼睇也是吃撑了,回屋和沈三伯说, “年糕真好吃,明年还要喊娘做。”
只要是细粮做的东西,就没人不喜欢吃的,沈三伯笑着回应她, “那你上工得勤快一点,要不然可没糯米、大米给你做年糕。”
“这还用你说。”明年儿子出生了,她干活不仅得勤快,还得拼命。
沈舒玉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去了一趟牛棚,得亏她今晚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涛涛发烧了。
孙子发烧了,夫妻俩也急,正想着去找大队长,让大队长批准他们去找村里的村医。
沈舒玉来了,粱君着急的开口, “舒玉,涛涛发烧了。”
孩子脸烧得红扑扑的,沈舒玉一摸,孩子额头是真烫得厉害,“涛涛是什么时候发烧的?”
“早上,我给他喝了一碗红糖姜水,温度降下去了,刚刚吃了饭,又烧起来了。”
沈舒玉把涛涛抱起来, “我先抱涛涛去村医那里看看。”
杨震和梁君想跟着去的,想到他们现在的身份,他们跟过去,说不定村医不愿意救孙子,夫妻俩相互对视了一眼,迈出牛棚门口的脚又收了回去。
沈舒玉抱着涛涛跑着去找村医,路上沈舒玉给涛涛喝了两滴灵泉水,灵泉水比任何药都有效,沈舒玉心里是不担心涛涛的,
但这孩子发了高烧,把孩子抱来找村医,更加保险一点,她安心,外公、外婆也安心。
都晚上十点多了,村医徐大夫已经睡下了,沈舒玉敲了好一会儿门才开。
看到她抱着一个孩子,还愣了一下,“徐大夫,你快看看这孩子,他发烧了。”
孩子抱进屋,徐大夫定睛一看,“这是牛棚那孩子?”
村里的孩子徐大夫都认识,牛棚这孩子虽然不常出现在大伙的视线里,但徐大夫也是认得的。
“是牛棚的孩子,我路过那边,听到牛棚里有哭声,进去瞧了一眼,这才知道是这孩子发烧了,他爷奶急得团团转,这么小的孩子我怕烧坏脑子,抱过来找你了。”
徐大夫家里也有两个小娃娃,当父母的人,最见不得孩子受罪,给涛涛量了体温,他开了一包药, “药拿回去让他爷奶熬水,三碗水熬成一碗,喝了药,应该半夜就退烧了。”
沈舒玉摸了摸涛涛的额头,喝了灵泉水,额头没有那么烫了,脸上的红温也退了一点。
拿了药,沈舒玉把涛涛抱回牛棚, 天冷,沈舒玉怕涛涛受凉,一直用她的军大衣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
“老爷爷、粱奶奶,你们别着急,徐大夫给涛涛开了药,你们把这包熬水给涛涛喝,三碗水熬成一碗水,喝药,涛涛应该就没事了。”
杨震接过药,开始熬药,沈舒玉之前就给他们找来了一个砂锅,有砂锅熬药也方便。
把药放进砂锅, 慢慢看着火就行。
沈舒玉还要去和二爷爷说一说, 她今晚抱涛涛去村医看病的事,
“老爷爷、粱奶奶,我要去二爷爷家一趟,我先走了,晚点在过来。”
现在已经很晚了,又下着大雪,粱君道 , “孩子,不用过来了,村医都说涛涛喝了药会好。”
沈舒玉去了二爷爷家,是沈二奶奶开的门,这么晚了,她来家里,沈二奶奶还以为大哥、大嫂家有啥事呢, “舒玉丫头,这么晚还过来,是不是家里有啥事?来,进来说。”
沈二柱还没睡,看到来人的是侄孙女,“舒玉丫头有啥事不?”
“二爷爷,我来是跟你说个事儿,牛棚那边的孩子发烧了,我帮着把孩子送去村医那看了看。”
“发烧了?”
“嗯,发的是高烧,人都烧迷糊了,脸蛋红扑扑的, 明明难受得紧,小娃娃愣是一声都没哭。”
“这事你做得对,成,这事我知道了,你回家歇着去吧。”
沈二柱不放心侄孙女自个回去,喊了大孙子出来, “家军,你送你大妹妹回去。
舒玉丫头,往后大晚上,别一个人出来了,不安全。”
沈二奶奶也道 ,“是啊,你一个姑娘家大晚上的出来多不安全,往后可不能这样了。”
沈家军心说他们的大妹妹能用拳头把野猪的脑袋砸出一个大坑,大妹妹出来有啥不安全的。
沈舒玉被二爷爷家的堂哥送回家,其实出了二爷爷家门口,沈舒玉和堂哥说不用送到的,但沈家军要把她送到家,他才好交差。
沈舒玉偷偷出门的,她出来的时候,是翻墙出去的,回来的时候自然也是翻墙进去的,沈家军看着她一气呵成的翻墙进家,嘴角扯了扯。
沈舒玉刚进屋门没多久,顾健东随后翻墙进来。
悄无声息的回了屋。
要去置办年货,沈舒玉六点多被沈秋这丫头给拉起来,
“大姐,快要过年了,咱得去早点,要不然供销社都没啥东西卖了。”
沈舒玉起来,一件件往身上套衣服,最后把她的军大衣套上,带好帽子,这才出来。
置办年货,除了沈老头父子三人,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