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盒子明显放置于墙角多时,握在手中时木屑不断掉落。
叶川谨慎地打开它,眼睛一亮,发现两个砚台一上一下排列其中。
“端砚!”他轻轻惊呼。
拿起第一块砚台,只见质地温润、细腻,花纹繁复。
翻到砚台背面,赫然写着“道光年间制造 朝天”六个大字!
叶川如今已经练就高阶鉴赏技能,仅凭借砚台的质量和铭文,他就判断这是出自于朝天坑的端砚,但遗憾的是,其精湛的工艺并非朝廷贡品。
朝天坑是晚期才开采矿石的端砚产地,但砚台品质优秀,在清代十分流行。
这块砚台雕工平庸,并不特别精美,更适合观赏与日常使用而非收藏。
由使用的痕迹可知,原主常常使用,但已有很久没有进行研磨。
砚台下方还有一方砚台,用黄绸包裹着,已有了星星点点的霉斑。
叶川原本没对下一方砚台寄予太高的期待,猜测和旁边那一方应不是珍稀品。
他掀开了黄绸,目光瞬间收紧,气息也变得急促。
这一砚同样精细雕刻,堪称巧夺天工,入手细腻,仅凭手感就知道有些年头,确实属于上乘之选。
“龙岩坑!”他低声说。
他小心翼翼地将砚台翻转,手指不禁微微颤动。
砚台上有个醒目的大“止”字,而不起眼的一隅有一个豆粒般大小的“米”字。
看着这两个字,他脑中浮现出一个传说。
从前在学校上课时,老师当作有趣的故事提及给同学们听。
那时他认为那是个为了彰显端砚昂贵杜撰的历史。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对砚台痴迷至极。
有一次夏季夜晚,他在府邸池塘旁的小亭书写,突遇蛙声喧哗如鼓,让他心生烦扰,难以下笔,他一时兴起,拾起小石随意掷入水中,却未能阻止噪音。
气急败坏的米芾抓起一块篆有“止”字的大砚台投入池塘,伴随着咕咚的声响,蛙声顿时消失,池水瞬间变墨。
当夜,他的书童把砚台打捞上来,视为家族传世之宝。
自此以后,这片池塘便被称为墨池,而米芾掷砚的小亭则被唤作“投砚亭”。
当时,叶川听这典故时只是一笑了之,未料竟隐藏真实的历史。
此方砚台工致异常,凭着叶川如今的眼力,足以确定是宋代瑰宝,且“止”字显眼,再加上小得难以察觉的“止”字,几乎确定就是米芾的所有物。
以米芾的身份、声望以及财富,绝不会使用平凡之作,况且砚台很可能是宫廷钦赐的真正贡品。
砚台陡然闪烁一下,随后很快恢复如常。
叶川凝视着系统的能量值,刹那间惊讶不已。
在能量槽上,鲜明标注的数字为1829,刚才那块米芾制的砚台就带来了惊人的1200能量点收益。
"不可思议!"
这次收获的能量数值比之前所有累积都翻了一番,这足以证明,这块砚台就是真正的米芾之作。
叶川小心翼翼地将两块砚台以及木盒收纳进系统空间。
那块端砚正好适合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徐前辈,既不失贵重,又适合赠送,是份极为适宜的寿礼。
韩胖子并未察觉这里的情况,就算注意到了也不会太过在乎,无论是砚台还是印石,在他眼中都不及半个馒头重要。
今天的废品回收收获简直令人满意透顶:两枚印章,两只名砚,以及最关键的1200点能量点。
收拾妥当后,午餐的时间快到,两人顺道去旁边通知李老师今天的成果。
李老师对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赞不绝口,一车废品最后秤得只有六块钱,李老师索性只收五块钱,那剩下的恰好进了他们两人口袋。
叶川当然不介意那一元钱,韩胖子则乐不可支,笑容灿烂如花,那一块钱对他意义非凡,因为平日一整天的辛苦劳动仅有一元工资,如今一天收获双倍工资,怎能不满怀喜悦?
韩胖子将废品紧紧捆绑在车上,堆得比货车还高,书籍占据了最高位置,全部用麻袋承载,而叶川则紧随在后步行,短短十分钟便汗水淋漓。
两天后的清晨,两人报到完毕后,叶川便计划当天前往轧钢厂。
他原本想把轧钢厂排在行程末尾,因这里是大型工厂,比起那些规模较小的厂矿更能发挥 级的效果。
上次京城之行让他对京城第二电子厂心心念念,这类工厂,由于电子产品废弃率较高,许多无法再使用的器件会被堆积于仓库,等着处理。
若是能把仓库中的废弃电气设备全都搬空,对于叶川来说,成为万元户只是时间问题。
打卡过后,韩胖子正要去驾三轮车时被叫住了:
"胖子,别忙,今天我们一起去轧钢厂吧。
"
"轧钢厂?" 韩胖子瞬间愣住。
虽然叶川在京华玻璃制品厂、博文印刷厂弄到的那些废品他能理解,但钢铁企业的印象就完全不同了,那可是整个地区举足轻重的名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