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的中元节在七月十四这一日有包粽子、吃鸭子的习惯。
沈卓云在前一天就将粽叶摘了回来,早上起来将粽叶放水煮一遍,再清洗干净,沈嘉将五花肉切成条状,放入芝麻炒香,然后和顾氏一起包粽子。
到了中午沈卓云从杨大壮家买了两只青头鸭子回来。
沈嘉跑到山上摘了一个野生柠檬回来,做了一只柠檬鸭,另一只放上药材炖老鸭汤。
鸭肉性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再加上一些健脾开胃,促进消化的食材,在三伏天里吃鸭肉喝老鸭汤是最好不过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鸭与压同音,人们觉得吃了鸭子能压过一切传说中很可怕的脏东西。
中元节过后,沈卓云便投入到建设县城书肆和造纸、印刷当中,沈嘉这个甩手掌柜每天除了习武,学规矩,偶尔指点一下学武几个人一些技巧,日子是过得悠哉悠哉。
沈嘉躺在竹摇椅上,双手枕着头,翘起二郎腿,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闭目养神。
沈赟和沈安在旁边扎马步,沈浩坐在小椅子上看书。
一阵风吹来,沈嘉睁开眼睛,看见天空上白色羽毛状的云朵正在往他们的方向出现,并且慢慢变成密集的云朵,再看向远处的山峰,竟是比往日清晰了许多。
沈嘉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到了傍晚,西方地平线下发出数条放射状红蓝相间的美丽光芒。
沈嘉再一次确定了心中的猜想。
她快速回想一遍两个庄子的排水系统,和居住环境,发现没有什么大问题便不管了。
这个时代没有天气预报,不过一些有经验的老人也会看天气,不需要她操心。
晚上,微风徐徐吹来,接着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到了下半夜,窗外的风声格外恐怖,像狼嚎一般,刮得窗棱沙沙作响。
沈嘉睡不着,便起来站在窗边。
很快,窗外便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此时天微微亮起来,风越来越猖狂,越来越放肆,势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无情的撕毁着一切。对面山上的大树疯狂的摇摇晃晃,树枝‘啪啪’断裂,还未长大的小树连根拔起。
雷电‘噼里啪啦’,好像要吞没整个世界,大雨仿佛一片巨大的瀑布,冲刷整个大地。
沈嘉走到厨房时衣裳已经被雨水打湿了。
厨房里沈卓云正在煲粥,看着外面的狂风暴雨越看越心底发沉。
“爹,你见过这么大的风雨吗?”
沈卓云摇摇头,“没有,往年夏季也会刮风下雨,可从来没有这么大。走在屋檐下面就好像要被大风刮走一般,明明是几步距离,却要挨着墙边慢慢踱步才能走到厨房。”
“风雨大作,飞沙走石,这一次,估计要发生水灾了。”
“我来北梨村十多年,最严重的一次是义昌河的水漫上我们的农田,并不算水灾,也就水深了一点。这一次,难说了,不过北梨村多数人家房子都建得比较高,洪水应该淹不到。”
“难说,有几家房子低一点的,估计有点麻烦,而且大风会吹走瓦片,山体塌方,道路也会被冲垮……”
“人类在大自然是很渺小的,要发生天灾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能做的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别人有困难时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沈卓云和沈嘉一边聊天一边做早膳,做完之后端回客厅吃。
风雨太大,他们可不敢让沈赟和沈安到厨房。
吃完早膳之后,沈嘉回房修练内功,沈卓云、沈浩、沈赟、沈安则到书房读书练字,顾氏做针线活。
大雨持续下了两天两夜。
第三日,大雨终于停了,清晨的阳光柔和而明亮,温暖的撒在每一个角落。
沈嘉从来没有觉得阳光像今日这么可爱。
沈卓云和沈浩、沈嘉三人一起去村里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人家。
走出院门,沈嘉便看到下面的农田变成了一片汪洋。
泥黄的洪水滚滚,不时有树枝、房梁、家具、木头、牲畜等东西从上游飘流而下。
洪水还在持续上涨。
他们经过杨大壮家的时候,见到他家房子后面的山坡塌方,泥土把他家的鸡圈掩埋了,杨大壮和孔氏正在将泥土铲走。
沈卓云见他家问题不大,便带着沈浩和沈嘉继续往村子走。
“爹,我们先去离义昌河比较近的那两户人家。”
“我正有此打算。”
义昌河围绕着北梨村而过,沈家在村尾,那两户人家在村头。
沈嘉他们还没走到村口,便看见那两户人家的人急匆匆的往村子走。
“吕成,你们这是?”
“沈先生,我家快被淹没了,我妻子和女儿还在屋顶,我得找人将他们救下来。”
吕成早几日去县城打短工,台风将他困在县城,雨刚停他便从县城赶了回来,发现他家已经被淹了一大半,他妻子和女儿坐在屋顶上面,他便想着到村子里找人帮忙救人。
“不用去找了,我去帮你将人救下来。”沈嘉说完,人‘嗖’的一下犹如浮光掠影般,眨眼消失不见。
吕成揉了揉眼睛,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