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中国旅游攻略大全> 第541章 吕梁市(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1章 吕梁市(8)(1 / 2)

7.王山圆明寺,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佛教文化的古刹,位于山西交城县城东北6公里处的奈林村北王山之阳,其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历经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衰更迭,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瑰宝。以下是对王山圆明寺的详细介绍:

### 一、历史沿革

* **创建时期**:王山圆明寺始建于隋唐时期,当时佛教盛行,该寺作为佛教曹洞宗禅院,吸引了众多高僧大德前来驻锡弘法。

* **金代兴旺**:金代时期,王山圆明寺达到了空前的兴旺。金皇统元年(1141年),高僧道信驻锡后,募化银两重新修葺寺院。金大定三年(1163年),禅师具眼扩建寺院,并敕赐为“圆明禅院”,永为十方栖禅之所。此后,金章宗完颜景之叔冀王完颜永功大力资助,寺院更加兴盛,成为当时佛教界的重要禅院之一。

* **元代赐名**:元初,皇家赐名王山圆明寺为“十方大圆明禅寺”,大禅师愚智公为寺院住持。此后,寺院历经多次修葺与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 **明清修缮**:明洪武、永乐、万历,以及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王山圆明寺多次进行修葺与扩建,保持了寺院的繁荣与稳定。

* **晚清衰败**:晚清时期,由于水源等诸原因,王山圆明寺逐渐衰败,僧散庙圮。但即便如此,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依然不可磨灭。

### 二、建筑布局与特色

* **地理布局**:王山圆明寺地理布局为纵向由前、后两个梯次组成。每个梯次又由横向数个院落构成。前一个梯次有山门、观音堂、普光堂、官厅、罗汉堂等建筑;后一个梯次则包括关帝庙、石窟造像、来月亭、方丈、茶堂、西方圣境等。整组建筑设计合理,布局紧凑,鳞次栉比,宛若重楼。

* **建筑特色**:寺院建筑多为窑洞、砖或块石碹造,古朴原始。大雄宝殿、罗汉堂等主要建筑威严壮观,内部供奉着如来金身佛像等佛像,彰显出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同时,寺院内的石窟造像也是其一大特色,依山而凿,造型精美,是研究佛教艺术与文化的珍贵资料。

### 三、文物与遗迹

* **王山宝塔**:位于寺东南的白鹿岗上,建于金代皇统元年(1141年),为砖塔一座,塔高20米有余,挺拔壮观,是交城诸塔之冠。塔为楼阁式,外观3层,平面呈正八边形,叠涩出檐,檐下施单翘单吊砖雕斗栱,塔身中空,以木楼板分置五房,须木梯攀登。王山宝塔不仅是王山圆明寺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交城明清十景之一。

* **墓塔区**:位于寺西1公里处,残存金、元、明历代高僧灵塔、寿塔50余幢,多为本县雕匠杨氏凿刻。这些墓塔造型优美,工艺独特,是研究佛教文化与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石窟造像**:为王山圆明寺最具特色之瑰宝。依山而凿的33孔石窟分两层或三层布置于长13米、高3米的崖面之上。其中最大的石窟口面宽及进深均为1.1米,窟内依山体雕凿佛像26尊,包括释加佛和二胁侍等造像,端坐于须弥座之上,形制较小但分两层或三层布置左右对称。这些石窟造像为研究佛教艺术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四、修复与保护

近年来,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王山圆明寺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与企业投入巨资对寺院进行整体修复与保护,包括大雄宝殿、罗汉堂等主要建筑的修缮与彩绘工作以及石窟造像的保护与加固等。同时,还加强了对寺院周边环境的整治与美化工作,提升了寺院的整体形象与旅游价值。

### 五、旅游价值与文化意义

王山圆明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院,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它是研究佛教文化与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库之一;同时,作为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8.龙堂寺,这座古老的寺院坐落在吕梁山东麓,交城县西山水峪贯镇野珠村西二公里的林海之中,可是交城县规划的十景区之一哦。这里海拔在1175米至1346米之间,寺院幽静,空气清新,还有甘甜的泉水,真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龙堂寺景区包括五龙山沟谷和二龙山沟谷,地形地貌独特,石灰岩多、悬崖绝壁多、溶洞多、奇峰怪石也多。寺院就坐落在五龙山中段,向阳避风,温差不大,所以这里的气候条件也相当不错呢。

说到龙堂寺的历史,可就得好好聊聊了。虽然具体的创建年代已经无考,但在明嘉靖年间,这里可是建起了卧云庵,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龙堂寺了。寺院一进三院,前院是护院卫士的住处,中院是和尚、道人念经朝拜的地方,后院则是花园、仓库、厨房所在地。寺院北靠几十米高的奇崖绝壁,龙洞就在绝壁下方,龙王庙、佛殿就建在石洞中央,看起来真是气势恢宏啊!

不过呢,现在的龙堂寺已经是一片废墟了,这主要是因为年久失修和破坏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