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叫姐> 第六十五章 好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五章 好问题(1 / 2)

第二天一早,刘晓龙走在校园里,到处都有人对他指指点点。

“就是他吧,他怎么还有脸来啊?这是没看新闻?”

“就是就是,都什么年代了?还把你落在我家户口本上,觉得自己挺牛呢,他们家是有皇位要继承吗?”

“那可不嘛?要不怎么觉得自己当一个小古董店的小老板,就是什么了不起的身份了?”

“哈哈哈哈!这条最搞笑,我昨晚听到这条语音的时候差点把头笑掉,捂着被子锤床,下铺的以为我羊癫疯了!”

一开始刘晓龙还不觉得怎么样。

他一向自以为是,平时仗着自己有几个闲钱,身边总有些狐朋狗友夸他帅,他便以为那些女生看他是因为被他帅到了。

还忍不住挺直了脊背,理了理头发。

直到有人报出了他家古董店的店名。

“哎?我昨晚上没听清,他家古董店叫什么来的?我去瞅瞅到底有多大排面?能让他狂成这样?”

“古瓷斋!我听得一清二楚!”

“走走走!今晚就去看看,狂成这样,肯定没少卖假货吧?”

刘晓龙眼睛瞪老大,扭头看向那些人,想再听个真切。

正好周岩大老远跑过来,瞧见他之后哭丧着脸道:“哥,你怎么还敢来学校啊?出事儿了你不知道吗?”

这一幕刚好被江生瞧见,不过从那天起,他在学校里再也没见过刘晓龙。

有人说他是主动休学的,有人说他是被家里叫回去做帮工了。

陆正平夫妇的展览还在继续,今天爱浓也不例外地到场助阵了。

施釉是一个很治愈的过程,首先要检查素坯的湿度,太过干燥的话要补水后再施釉。

否则釉料不容易被坯体吸收,黏着度不够。

施釉时要先舀出一些釉水倒入盏中,迅速将盏荡遍摇匀后,将剩余的釉料倒回缸里,之后用手指抠住盏沿和盏底,倒扣进釉料缸里,但切忌要蘸一下就拎起来,且釉料蘸到盏外沿中部即可,不可全部扣在釉料里。

釉面呈泪痕或者油滴状流向盏底,这是建盏的特色。

另有一种对盏外施釉的方式叫做施半釉,爱浓曾在实验室里给江生演示过,这是她惯用的施釉手法。

《天工开物》中所说的“凡诸器过釉,先荡其内,外边用指一蘸涂弦,自然流遍。”说的就是施半釉。

坯胎施过釉后要自然晾干,再检查釉的厚度,若施釉过少,则无法上色,施釉过多,则烧制过程中容易黏连匣钵,产生瑕疵。

建盏虽然是胎厚釉厚的一个瓷种,但对施釉厚度的掌握,也是一项极难的技巧。

卢爱莲、陆建平和爱浓的施釉手法都极娴熟,对于观者而言实在是观感极佳。

后面跟着操作的学生,也都受益匪浅。

观者则在卢爱莲的指引下,依次列队上前查看自然风干后的坯胎。

江生仔细看过,卢爱莲与陆建平的釉要比爱浓的略厚,这是倒置蘸釉不可避免的弊端。

但以两人的身份和技艺,选择这种施釉方式,一定也有自己的原因。

施好釉后,就可入窑烧制。

为了避免盏坯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釉料液化下移产生黏连,通常会将盏坯装入匣钵后,再入窑。

所谓匣钵,即一种用粗泥制造用于隔绝盏坯和外界柴薪烟尘的容器。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叠放,匣钵的外形与盏的坯胎形状相似,且通体薄厚均匀,内外光滑,同时钵壁与建盏之间的距离也要同样均匀,如此才能保证盏坯在烧制过程不至于因受热不均而加大不良率。

大器一器一钵,小器十余器共一钵。

但因为材质粗糙,匣钵的寿命并不长,质量好些的能用十余次,质量稍差些的,一两次就要坏了。

同时为了避免盏坯烧制过程中与匣钵黏连,通常会在盏坯和匣钵之间使用垫饼。

垫饼用软泥制作,至于匣钵与盏坯之间,中间还要用细小的石英砂或者草木灰隔离。

一来可以使挪动匣钵入窑烧制时,里面的盏坯不至于移位,二来垫饼包裹在盏底,可以使盏底平滑,且烧成之后也易于分离。

“你们看,这是我家随建盏烧出来的一块小饼,是不是很有趣?”

卢爱莲随手拿了一块泥饼给大家看。

垫饼因为其特性,烧制成功之后便不能再用,所以只是一次性的产物。

卢爱莲手中的那块垫饼形状并不十分规则,只在中间部分有一圈凹下去的印子,圈里还有一个反刻的陆字。

这是陆正平工作室的标志。

“古法建盏因为曾经断烧八百余年,现今传世的完整作品本就不多,垫饼就好像是建盏的指纹,为它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材料。”

江生将那只垫饼拿在手上把玩,手掌大的一块瓷饼,上面竟然还有指纹,他想起之前替孟超上爱浓的课,听她讲到建阳窑的建盏多有“供御或者“进盏”字样,想来能够得到这种结论,垫饼的功劳也不小。

参观的队伍还在向前行进,江生很快就走到了爱浓的面前,她这会儿正专心致志地给盏坯上釉,倒是没工夫抬头。

她与陆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