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曾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语:“此(英国)易与耳,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当然,由于中国如今被没有遭受亡国的危险,所以,林则徐说的这句话到底会不会成真也成为未知之数,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林则徐说的这句话却是不无几分道理,尤其,是在领土问题上,很多人都达成共识,认为能够灭亡中国的外国者必定是俄罗斯也!(蒋经国亦是赞同这个观点的人之一!)
要说的是,其实,本人也是赞同这个观点的角色之一,自然的,本人人微言轻乃是属于无名小卒的范畴之一,可是,在此,我也要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基于认为俄罗斯是中国心腹大患的同时,我也要说的是一句话就是“亡俄罗斯者,必中国土匪也!”
当然了,笔者就只是一个默默无闻之辈,所说的话语要让人信服只能用大量的史料来证明,今天,笔者就让这些鲜为人知的史料来证明鄙人的观点。
这是一篇转自铁血社区的一篇帖子——《17世纪沙俄和满清交锋情况——靠着关内汉人土匪在初期遏制沙俄南下》(其中最关键的语句是从清史稿里面转来的):
十七世纪中期的俄罗斯虽然摆脱“混乱时代“已三十年,但是在总体上仍然萎靡不振,隐患四伏。四面的邻居没有一个好惹的,瑞典也好,波兰也罢,都是当时的俄罗斯所惹不起的强国。另外还有一些名义臣服,实际独立的哥萨克骑兵,他们也喜欢有事没事去俄罗斯搞点副业,收割点人头,借点钱花花。如此一个外部环境,再加上俄国内政松弛,盗贼横行,国库空虚,民情疲惫……
对于俄军在精奇里江和黑龙江流域大胆放心的建造堡垒,而清军与其小规模交火后,康熙并非便不闻不问。康熙已经知道八旗兵战斗力根本不行了,而绿营兵还要对付三藩和郑经,所以就让关内北方尤其是山东河北的汉人土匪帮忙来遏制沙俄的南下。直接证据就是清史稿上有这样一句记述:那就是康熙曾派人以小偷小摸的方式偷取俄国人的粮食,并且切断了俄国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贸易通道,以此作为一个遏制手段。也正是因为这样,俄军给养困难,所以进攻步伐也就至于黑龙江了。结合史料的记载,这几百有偷粮食嫌疑的老瓜贼(关内山东河北一带的汉人土匪)肩负了什么样的使命自然不言而喻了。许是康熙觉得偷敌人粮食实在是一件上不了台面的事,由高贵的八旗将士做这样一件事情实在是有损大清颜面,于是才想到从关内押来一帮土匪来干吧。土匪打家劫舍惯了,对于偷盗之事也是随心应手,经验丰富,充当小偷这一角色再适合不过了,就算被抓住了也无关紧要,丢不了八旗将士的脸面。也许更加真正的原因是康熙通过几次八旗兵和沙俄盗匪兵的交锋认为八旗兵已经不行了,而绿营兵又在关内打仗,所以只能靠着土匪来帮忙了。至于这些老瓜贼事后能得到什么样的奖赏,无外乎赦免其罪或者赏以钱财之类,不然这些人也不会甘心给清军卖命。
看看吧,初期康熙只能依靠关内土匪和当地土著的骑射为主来遏制沙俄,南侵步伐……
上述的这些文字可以说是中国土匪抗击沙俄的第一次粉墨登场,接下来的文字是讲述一段中国土匪再一次隆重登场,在孱弱的清王朝给国家丢脸的时候,他们是再一次如何保家卫国的。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因俄德法三国干辽,清朝赎回辽东半岛,连俄抵御日本势力成为清朝外交政策之一,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5月初,清政府钦差头等出使大臣李鸿章赴圣彼得堡,庆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沙俄以中俄共同防日为名,利诱贿赂李鸿章与其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外交大臣罗拔诺甫秘密谈判,并于6月3日签订《中俄密约》。
就在中俄双方紧锣密鼓地协商着一系列合同条款的时候,中国东北已经不再平静。成批的俄国勘测人员越过中俄边界,闯入齐齐哈尔、宁古塔、大兴安岭以及辽东湾等地进行实地测绘。勘测队中的矿山工程师和植物学家也同时考察了沿线的煤炭与木材资源。由于受到当地土匪的不断干扰,在中东铁路合同订立之时,俄国人仍然尚未弄清这条铁路的具体走向。(出自央视纪录片《中东铁路》解说词)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后来,东北三省逐渐变为沙俄的势力范围,但由于马关条约后,朝鲜半岛已成为日本势力范围,日俄双方势力在满州地方产生冲突,1904年在中国东北爆发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这场战争乃是中国的耻辱战争,是一场是中国人就应该记住的战争,但是,同时,我们更加记住的是,中国东北的土匪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当时,日俄两国的军队为了更好的战胜对手,他们皆是想出了一个方法来制约敌方,那就是,拉拢中国东北的土匪来帮助自己作战,造成此消彼长之势。
我承认,在日俄战争中,的的确确是有部分土匪是沦为了民族罪人,去帮助日本人或者俄国人是做了卖国求荣之事,可是,绝大部分的土匪还是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