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昊看了一下窗外,然后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去看一下二皇弟为什么这么慢还没有回来,你在这里呆一下子,等我回来!”丢下这句话,他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房间。
听到他说的话,我微微愣了一下子,没有说什么,就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了房间,直到他离开后我才回过神来,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然后我轻轻地走到窗边,轻轻地推开了窗子,看着窗外一株盛开的桃花树,在清风的吹拂之下,花瓣纷飞,美丽妖娆,变成一片桃花的粉色海洋,美不胜收,有几片花瓣还悄悄地调皮地追逐着清风的步伐,不易察觉地溜进了我的房间之中……
不知怎么回事,看见这些美丽的桃花,我眉心微微皱了一皱,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梦境……
我记得那个梦中的人说过:“回去吧!回去你该去的地方吧!”难道那个梦中的人所说的我应该去的地方就是这里?应该是吧!因为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发生车祸之时,我听到那个人在对我说:“到时间了,你可以回去了!回去吧!”结果……我就穿越到了这个异世……
只是……我记得那个人还说过:“你该回你该去的地方了。有人在等你……”如果那个人说的话是真的话,那么那个人说的在等我的人是谁?会是谁呢?我怎么想也想不到……
既然想也想不出来,我就不想浪费脑细胞了,于是我回过神来,继续看着窗外的桃花,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呼吸,为眼前的美景所着迷:“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我突然觉得奇怪,我怎么会突然有这兴致吟诗,不知不觉地说出了唐五代的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这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
我还记得这首诗的由来是这样的:许多许多年以前,有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这个才子就是崔护),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偶然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门扉轻掩,阶前无尘,几枝桃花斜出墙外,在春风里颤动身姿,悄然飘下零落的花瓣。抬眼间,却见一清秀女子倚门而立,嫣然而笑,并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才子心旌摇荡,目眩神迷。那一刻,瞬间已成千古,于是衍生了一段美丽的故事 。
一年以后,又是一个明媚的春天,当才子再回故地,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已杳然,只留下那丛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灿然开放在春天里,笑靥正如那心仪的女子,情态增人惆怅。拾起几片花瓣,才子不禁怅然,凝神间,脱口而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 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许这位才子没有想到,这一阕伤情之作竟绵绵荡荡流传至今,他的名字也因诗而存。他叫崔护。并把这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记载在了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中:「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不明白这一段古文的读者没关系,其实就是记载了崔护遇见那位女子的事情。)
如今,当时的烟尘已散,“人面桃花”的余韵徐歇,一见钟情者并不鲜见,痴心不改者却日渐稀少,且在相互交往中淡漠了那份悠然的古典情韵。尽管人在红尘,一生浸在世俗之中,平淡平常中享受着烟火滋味 ,怡然自得,乐此不疲,而如果生活里有花香飘过,有清风袭来,是 不是更会神清气爽?所以,我常在体味诗情之时体味深情,初时的惊诧日渐变为感动,慢慢地醉倒在桃花中……然而二十一世纪的现在都市文明呈现给我们的是各种太过精致、太过人工雕琢的东西,时尚扑面而来,潮流随风涌动,许多人的笑容里不再有真诚和善良,虚假和矫饰之风漫溢。 我常常伏在案头,静静地想,还有几人会聆听徐徐渡来的远寺 钟声,几人会凝望袅袅散去的湖上薄雾,更有几人会揽入夕阳那一低 眉的无语温柔?生活的平凡单调、世俗功利渐渐地磨损了我们的才情 ,渐渐地淡漠了我们的心灵,远离了纯朴清新的自然之风,冷淡了天 然随意的闲情妙趣,甚至亵渎了至真至纯的亲情友爱。
所以,桃花已然成为一种象征,点亮和温润了我们的心,默默地 沟通了我们和自然的天然联系,让我们获得视觉的安谧与心灵的抚慰。当年的崔护从一瓣桃花、一缕幽香中,酝酿了一段情,绵延了一片相 思,让今人唇齿之间还摩擦着“人面桃花”的珠溅玉屑,徜徉在花飞 花谢的爱情之中。我想,是崔护一往情深的痴恋感动了古今。这个儒雅书生并无炫 人的的财富,但却把一份思念刻成一首经典小诗,挂在桃花绽放的梢 头,在春天的阳光下,与影影绰绰的记忆一起放大成一片片离愁,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