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铭真人听到老者的话,顿时双眼一眯,这个老者给他一种高深莫测之感,即使两人一见如故,可是程铭真人却仍旧看不透他。Du00.coM阿甘此人修为不过真仙,正气宗宗任何一名弟子都比他强上数倍。可是,偏偏他的身上流露出一个浩然正气,使人不敢*视。这也正是正气宗为什么收留他的原因。否则,当初这家伙忽然跑到正气宗来,说是要住在这里,程铭真人不派人将他赶打出去才怪。
然而,更加神奇的是。此人修为不值一哂,但对境界的领悟却高不可攀,往往一两句话之间就能使一名处于瓶颈的弟子获得突破。而他对此情况似乎并不以为意,仿佛一切都是信手拈来一般。程铭真人以为他是某位德高望盛的高人,或许是因为受伤,所以修为大退。然而,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看法。
你见过哪位高人对仙界常识一窍不通,连三昧真火都不会用,还要请教正气宗最低级的弟子,等到自己发出一道弱不可闻的火焰之后,又像个孩子一样欢呼雀跃的?就算是装傻也不至于装到这种程度吧?
充盈浑身的浩然正气,无比高深的领悟之力,不堪入目的修为和对仙界一窍不通的认识。程铭真人忽然想起了他在书中看到过的一种人。
传说,天地之间有一种至诚之道,那是对一件事物无比专注,以至于达道废寝忘食的地步。长年累月之下,天道有所感应,那人虽然修为不增,但是境界却越发的高深,这样一类人,得到天道垂怜,竟然能以凡人之身直接领悟天道。其中的佼佼者,或许忽然有一日就举霞飞升,白日成仙了。这样的情况,被人们称之为“至诚之道”。
传说,天下闻名的公输班曾经在房间中刻苦钻研机关术,三月不吃不喝,举霞飞升;传说,诗酒双绝的李太白曾在遨游蜀地名山大川的过程中漫步青云,不知所踪;传说,曾经在梁惠王前割肉解牛的庖丁,于家中创出只闻其名的菜肴“八味珍馐”之后,大笑三声,扬长而去。
那一个个达道“至诚之道”的人物,全部都举霞飞升,来到仙界,在仙界中继续领悟他们的“道”。当然,这样的后果就是,总有一天,他们会响应天道的号召,舍生忘死,融入天道当中。那时,天地间就再也没有了这个人,只剩下精纯的“道”。公输班的机关之道,李太白的诗道,庖丁的食道……一个个都融汇在三千大道当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程铭真人觉得,面前的这个人就是达道“至诚之道”的人物,只不过他似乎尚为融入天道,而继续在仙界游历。这样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他的修为如此低微,却对“道”的领悟理解不俗了。紧接着,程铭真人结合他的名字——仲尼,隐隐约约猜到了此人的身份。只是,这个身份委实有些惊世骇俗,他自己也不敢肯定。
仲尼?仲尼!不就是古时候号称“天纵之圣”“天之木铎”的孔子吗?华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没有之一。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传承万古,即使到了今天,仍旧被人津津乐道。当然,现在的儒家学说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不再是当年的孔子学说了。可是,能够为历代王朝所沿用,被尊为正统思想,可见孔子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了。“至圣”之名,当之无愧。
这样的人物,能够悟出“至诚之道”,程铭真人根本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已经十有八九确定了孔子的身份,只不过,孔子本人不说,他也不主动点破。
不得不说,程铭真人能够多年替皇甫龙兴管理正气宗,本身也有着不俗的判断力和推测力。从孔子一些蛛丝马迹,已经将他的身份推断出来。不过,他并不知道六道轮回和万古英杰的事,因此,推测出的结果多少也有些误差。
儒家讲究“浩然天地,正气长存”,其后辈孟子也曾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无论是“仁、义、礼、智、信”,还是孔子提出的“六德、六行、六艺”,无一不是天地之间浩然正气的总和。故此,每一位大儒,身上都透露着恢宏正气,这是他们多年钻研儒学所散发的气势,旁人根本模仿不来。而作为儒家的先师孔子,他身上的浩然正气更是浓重。
而正气宗的《浩然正气诀》与儒家学说大同小异,自然让孔子见猎心喜,他提出住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作为儒家的祖师爷,虽然修为不甚高深,但对于浩然正气的领悟,岂是正气宗这些小辈所能比拟的?故此,孔子往往语出惊人,几句话之间就能解决他们的疑惑。
正在程铭真人和孔子说话的时候,一位正气宗的弟子却忽然飞来,他脚踩飞剑,面色虽然有些慌张,但却并不惊恐。若是在别的宗派,弟子敢在长老面前御剑飞行,恐怕早就被治以大不敬之罪了。但在正气宗却没有那么多的规矩,用皇甫龙兴的话说:为了区区的尊敬而耽误宝贵的时间,那是最愚蠢的事了。
“报长老,宗门周围忽然涌现出一团黑雾,将整个宗门包围起来,不少弟子们迷失在黑雾当中。而且,有支大约一万人的军队出现在宗门面前,似乎来者不善。”那名弟子快速地说道。
“果然来了,”程铭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