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着名的中秋词,其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成了千古绝唱的名句。以路峰现在的境况,当然不可能有感春悲秋的闲情逸致,但是这首词的另外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却浮现在他的心头。
“乘风”,路峰现在就有乘风的感觉。
一个物体在空中往前冲时,不一定是越飞越低的,有的还会越飞越高。象鹰,就会乘风而起,可以把风所带来是阻力转化为上升的浮力和前进的动力,因此能借助风力在天上飞几天几夜不落地;帆船高手也能借助风力在水上逆风而行;把一块铁做成飞机状,扔出去后,它留在空中的时间要比同样重量的铁块要长得多,所能飞行的距离也要远得多。就算是跳楼,横着身体落下和竖着身体落下也有很大不同。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重量,但是所能产生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至少比想象中要大的多。从小的方面来说,蚂蚁无论从多高的地方掉下去都不会摔死,这就是空气阻力的表现;往大了说,飓风可以把大树连根拔起,吹翻汽车,掀掉屋顶,破坏力巨大之极;就算不是多大的风,也要比人急速奔跑的速度要快。在自然界中,最善于利用风力的大概就是鹰了。
路峰现在就感觉到迎面而来的风给身体带来的就是一种浮力,所以想到了“乘风”,一想到乘风,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鹰。一想到鹰,又想到了那位打遍天下无敌手写的一首《追鹰》:“青天渺渺云丝无,一鹰闲盘京海湖。急追我大展神速,轻拍三下入空无。”迎着大风,只拍了几下翅膀,就飞出了视线之外,可见鹰飞之速。“鹰能借用风力,而且逆风都能飞得很快,人为什么就不能呢?在自然界中,蛇和鱼都有能借助风力滑翔的品种,可以在空中飞出很远,而人的受力面积相对来说并不小……”路峰一想到这里,仔细地感受着风力对身体所带来的细微影响,微微调节身体前倾的角度,于是浮力的一部分就转化成了向前的动力。
表面上看来路峰的身体是不动的,其实路峰一直在动,他一直在感受和寻找风力的最佳受力点,只不过动作很小,让人很难看出来罢了。其实也没有谁有那个闲心去仔细地看他有没有在动,就好象当年花果山十三太保的老大孙悟空,手里拿着两把西瓜刀,从南天门一直砍到蓬莱东路,来回砍了三天三夜,是血流成河,可他就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手起刀落……连一眼都没有眨过——没有人会关心他的眼睛干不干一样(唐僧除外)。雄鹰展翅在天空中盘旋时,它的翅膀和身体就好象是静止的一样,其实当然不会是静止的,只不过微调的幅度太小,让人看不出来罢了。
如今路峰骑着摩托车表现出来的成果就是飞得又高又远。
看着前方的那个小子到现在还没有丝毫下落的迹象,甚至还好象越飞越快,这让在后面紧追不舍的艾沙等买买提们既大惑不解又郁闷不已?!
其实就连路峰自已都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