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兰说:“一家给六百文。”
杨志业质疑:“才这么点?难道爹娘一年下来只花一两银子不成?”
魏艳娥附和道:“这点钱肯定是给的少了,哪里够爹娘一年开销,爹当时被里正撺掇两句,非说一家六百文就成。”
杨老汉说:“村里差不多都是这个钱,再说这宅子都给了你们大房,老五老六只分了一亩地,老二一亩都没要,你们还想咋地?”
魏艳娥给杨老汉算了一笔细账:“爹你这话不对,别人一般是爹娘没了一个才分家,几个儿子每人给六百文养一个老的肯定够,可你和娘是两个人。”
杨老汉的声音里带上了严厉,把心里对魏艳娥的不满一股脑说出来:“要不是你,这个家不会散,兄弟几个更不会离心。长媳没有长媳的样子,不贤不惠,一天天里挑外撅,算计妯娌,我忍你很久了魏氏。现在还想撺掇我和老婆子找老五老六要钱,老五凑钱买的宅子,老六还和我们住在一起,他们哪里来的钱?我是把他们分出去,不是断绝父子关系!”
魏艳娥的声音弱了下来,嘀咕道:“我咋就里挑外撅算计妯娌了?让老五老六多拿点钱还不是为了让爹娘日子舒坦点?”
第二句说了何兰心里去了:“魏氏说的也不是没道理,要不”
杨老汉瞪向何兰,拔高音量问:“要不啥?我就问你,几个儿子你是不是一个不要了?是不是想把他们都逼成第二个余氏?”
何兰闭了嘴,她不是不想要儿子,只是想让自己和老头子的日子好过点,生养他们一场,难道多给点钱让她们养老不是应当吗?
梦娘静娘不一会把饭菜端进堂屋,这个话题算是揭过了。
同一时刻,余采薇家里,佩欣和小蓉也在往餐厅端着饭菜。
余采薇站在院子里的水池边洗手,嘴里叼着一节生莲藕。
和她想的一样,短粗圆的莲藕吃起来微甜爽脆,一点涩感没有,冷水藕真的很好吃。
杨大郎过来洗手时,见余采薇吃生莲藕,问:“娘,莲藕能采收了吗?”
余采薇嘴里有莲藕,说话含糊不清的:“可以采收,但是最近不行,一百多亩全部采上来,鲜藕卖不掉多少,又保存不了太久,还是要做藕粉的,得等梅雨季过后,天气好起来才能通知去年先种莲藕的人家采收。”
“到时候又要请全村干活了。”
“资金可还够周转?”
“下雨之前出了一大批货,周转够是够用,但也是紧巴巴。路上泥泞不好走,起码一个半月没办法大批量出货,这还不是最头疼的,粮栈送粮也要暂时搁置,可我们最先发酵的高粱目前已经开始酿造,后面没粮食发酵,天气好了,反而又要等待发酵时间才能酿酒。”
土路遇到梅雨季,不管什么车都会陷在地里。
去年她们家卖黑夹子,早上中午分两趟,牛车承重比较轻,陷的不会太厉害。
今年的出货量就不同了,一辆骡车高达上千斤,路上很容易深陷,只能暂时停等天晴。
杨二郎进院子,无意接了一嘴:“要是村里到镇上都是青石板路就好了,下雨也不怕。”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家门口用青石板也罢,从村里到镇上这么远,全部用青石板不切实际,那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如果用水泥呢?
要是这条路不惧雨水泥泞,不止对她们家作坊酒坊大有益处,还方便了镇东所有村庄百姓。
不是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嘛!
利己,还是利民,这条路都应该修。
若是手头有钱的话,余采薇真的会去找章云岭商议,寻求官府帮助,一起打造康庄大道。
可手头没钱说了也无用,即便知道修这条路意义多大,章云岭多半也是爱莫能助的,她能想到的事情,难道章云岭想不到吗?
白石镇只是一个小地方,向上级申请批钱修路,可能性太渺茫,这一点放在现代也是同样的。
只能是有人出了这笔钱,官府那边给予一些工匠支持什么的,方能行得通。
一家人坐上饭桌,都想尝尝自家种的藕,那碗莲藕排骨汤成了首选。
杨三姐边吃边说:“娘,这个莲藕好像比我们去年买的要好吃。”
余采薇见女儿喜欢,便往她碗里多夹了两块:“应该是水质和土壤的原因,同样的藕种,长出来的形状却不一样,我们买的藕种偏长,种出来的是短粗圆,吃起来口感也不同。”
苏清慈不太了解这些:“是要比我在酒楼吃过的口感好。”
林燕儿问:“那我们家种出这样的莲藕好还是不好?会不会缩短产量?”
杨大郎噗呲一笑:“比之前的好吃,证明是好的,会不会缩短产量,等梅雨季过了采上来就知道。”
余采薇说:“我们这个莲藕是大淮山天池冷水养出来的,比别的地方种出来的莲藕要好吃,藕粉品质也会提高,产量只要不是大幅度减少,不妨碍什么。”
林燕儿笑道:“莲藕做菜清脆爽口,娘你多教我几种做法,到时候我在教佩欣做,那丫头聪明伶俐,学啥都快。”
余采薇想到了什么,转了话题:“杨志业今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