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恒带过来的账目多而繁杂,幸亏沈如意有一套自己的做账方法,且遇到关于凉州不懂的 地方随时可以问阿言。
别看阿言年纪不大,据说已经跟在楚恒身边多年,且跟随他走遍了大盛许多地方。
“阿言,这凉州城里是不是经常有外邦胡人停歇?”
“当然了,凉州可是外邦胡人来往我大盛的必经之地。”
阿言说完像是想起什么似的,雀跃的说:“那凉州城里的胡人有黄头发的,还有红头发的,有些胡人的眼睛都是蓝色的,说着一口咱们大盛听不懂的话语......”
“那凉州的多味楼胡人来吃食的多么?”
“那肯定多。”阿言有些傲娇说道:“咱们多味楼价钱公道、菜品多、大厨厨艺好,甚至咱们多味楼还会根据当地往来比较多的人做一些特色菜......”
“这胡人肯定也是分季节来我大盛行商吧?”
“沈娘子,这胡人也是天暖和了才来我大盛行商的,凉州地处西北一年冬季寒冷的时间比较长,天冷之前胡人就回去了,所以这一到冬天,凉州城里的胡人就会少一大半。”
沈如意听了他的话,若有所思。
“沈娘子今日怎么对凉州城的事情感兴趣了,不过也对,咱们云阳县几乎看不到胡人。”
“没什么,就是问问。”
沈如意快速翻起一旁做好的账册,看起之前做的月度总结数据。
她认真算账的模样严肃又专注,仿佛此刻诺大的书房只有她一个人。
府里的丫鬟端着热茶点心在门口无声的行了个礼,得到允许后将东西轻轻的放在沈如意不远处的木桌上。
莫说阿言,就是楚恒从早上到现在都有些饿了,偏偏沈如意看起账册就像不知疲倦饥饿。
“沈娘子,歇歇吧,吃些点心。”
沈如意将手中账册放下,揉了揉额头,这一天的账目算下来确实累。
“这账册嫂子应该快查完了吧。”楚恒不是疑问,而是肯定的说道。
“不错,账册马上要查完了,还有两三天的时间,我保证在最后一天给你一个完美的账册并把找出的问题都交代给你。”
楚恒一听她这话,来了兴趣:“嫂子当真找出了问题所在?”
“找到了,不过现在还不能说,等最后一天交账的时候说。”
不是沈如意故作深沉现在保持神秘不说,而是账册牵扯的问题还有一些没有理清,而且在最后一天正式交账的时候说比较好。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她发现自己现在看繁体字也可以反应迅速知道写的是什么。
一个人毕竟看这么多的账册还是有些累,这个时候要是有个帮手或者徒弟,查账应该要快速很多。
徒弟......
想起徒弟二字,就想起了海丰说要拜自己为师的事情,看来自己是时间找个合适的徒弟了作为帮手。
“沈娘子,沈娘子。”
“嗯?”沈如意回过神来看着阿言。
“我家少爷唤了沈娘子您好几声。”
“阿言。”楚恒呵住他,面带担忧的看着沈如意,“可是最近连续多日查账让嫂子出现疲劳?”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个道理沈如意还是知道的。
就算现在自己替楚恒查账累着了那也不能说,况且自己刚刚只是走了神。
“无碍,只是刚刚在想账册的事情。”
话题回到账册上,两人可聊的话就比较多了。
“凉州这个地方,每到夏季都会出现胡人卖水果,里面的瓜果非常甘甜清香,我当时让下人去凉州收集了很多种子,可惜种出来的和凉州那边的口感不一样,也没法比。”
沈如意想,这可能就是现代社会中所说光照、土壤等问题。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看似种出来的东西长的一样,但是味道并不一样。
“也许是云阳县和凉州的气候还有其他有什么不同,还有就是那些胡人种植的秘密并没有说出来,毕竟这是他们的生存依靠。”
楚恒非常赞同沈如意的话,“嫂子说的对。”
“这胡人每年都会从我大盛买粮食么?”
听到沈如意的问题,楚恒并没有不耐,还非常细心的解释起来。
“凉州地处我大盛的西北部,当地人都会种植小麦、高粱、荞麦等,由于天气寒冷只能一年一季,云阳县每年种植水稻后冬天还会种植一茬小麦,收成上自然要比凉州多一些。”
“面食就是凉州百姓桌上的吃食,他们天天吃顿顿吃,做成各种饼子不仅方便携带出远门还容易保存。”
这样看来就是以面食为主,沈如意心想。
“那大米呢?凉州百姓吃食的多么?胡人买的多么?”
“那大米在凉州吃的百姓少且卖的贵,毕竟这些都要从其他地方运过去,当地的百姓日子并不富裕,且祖辈早已习惯了吃面食,买大米的人非常少。”
楚恒看了看书房外的丫鬟仆人,示意阿言将人退下并站到门口守着。
“胡人从凉州这样地处边城的地方买粮,朝廷都是有规定的,每人每日买粮不可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