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身为胡人,做到节度使已经是胡人极限,上升渠道已经被关闭,他能做的只有巩固节度使的位置。
偏偏宰相李林甫去世,唐玄宗让杨国忠在朝中独大的同时,又扶持安禄山制衡杨国忠,同时又让哥舒翰河西节度使预防安禄山。
但是他高看了杨国忠的能力,及自己对朝堂平衡术的把控。
李林甫在任时完全压制安禄山,安禄山每逢进京朝见时,都会小心打听他脸色如何,若脸色带笑就自己就心绪明快,若神情不悦他便汗流浃背,提心吊胆。
而杨国忠行事却是相反,他跟李林甫有隙,想扶持亲信胡将壮大自己势力,所以亲近前任宰相的安禄山,自然成了眼中钉】
唐
李隆基已经不想去找谁是杨国忠,自从出生到登基为帝,再到现在大权在握,他从未有如此恐慌时刻。
他未来为什么会那样?
安禄山到底有什么好?值得他再三保他?
听着天幕讲述种种未来,他已经预见大唐会走向何方。
他摇头苦笑,唐玄宗,唐玄宗,玄字可用得真妙。
半明半暗,奋战一生最后一败涂地。
李隆基眼眸扫过殿内大臣,面上勉强扯出一抹笑意:“朕得神迹庇佑知奸臣底细,修正神迹所知缺陷。”
不等群臣有所反应,他一甩袖袍,声音猛地震高了声:“还望诸臣助朕!”
说着快速走下御阶,对群臣深深一揖:“望君臣同心共撑大唐!”
见陛下屈尊诚邀,姚崇等臣整肃脸色,郑重作揖还礼:“愿与陛下同心共撑大唐!”
陛下未来怠政使大唐陷入内乱,但现在的大唐是真的在陛下手中变好。行事亦有太宗之风。
所以他们愿意与陛下共拨大唐轨迹,不使大唐内乱丛生。
【为达到换将目的,杨国忠用了三步逼迫安禄山谋反:
1.在唐玄宗面前煽风点火,达成三人成虎,积毁销骨的成就;
如歪打正着的小报告:安禄山要反,安禄山要反,安禄山要反;
结果被安禄山反告状:宰相杨国忠要加害于臣,臣在外守边疆不能安心啊!
为安抚安禄山,唐玄宗又给他加上荣誉职位作为安抚,并对他信誓旦旦道:日后谁敢说你反,朕就将他绑了交给爱卿处置】
唐
李世民不想再看‘陛下对臣真好’的图像,他收回目光抬手揉了把脸,重重地叹口气,低头处理起政事来。
他已经不想再听唐玄宗的蠢事,勉强处理完基本奏书后,还是止不住心中烦躁,于是抬头问魏征:“魏卿,朕哪里有不好,你现在全权说出来,朕该。”
房玄龄亦是接话点头:“对对对,玄成可是进谏叭叭叭冠军,也说说咱们哪些事情做得不好,我等皆改!”
魏征瞪大了眼:不是,你们君臣怎么回事?
你们也太欺负人了,什
么叫叭叭叭冠军?老夫不认!
他不想说话只想静静,但李世民强制让他进谏,被逼迫的魏征死板着脸,硬邦邦道:“臣谢上天让臣身为陛下臣子,否则臣身为谏言大夫,早被贬官丢命!”
若他是唐玄宗朝臣,他定然不会做谏臣,而是权臣。
毕竟唐玄宗比陛下好糊弄多了,要不是遇上陛下,他要做的就是秦时张仪那般的搅弄风云者。
现在只能乖乖当诤诤谏臣。
【2.朝堂排斥安禄山盟友
如以索贿罪将安禄山在朝耳目吉温下狱,使安禄山不敢再次入京,只好打着‘清君侧,讨伐国贼杨国忠’的旗号反唐;
3.派人闯入安禄山长安府邸,逮捕他的门客,并将其杀死;
此番举动唐玄宗并不知情,但杨国忠此举亦是无奈,因为安禄山上奏朝廷:要将边境三十一位汉人将领,全部换成番将。
杨国忠虽然不咋滴,但他劝说唐玄宗的行为却是很正确。
安禄山这回是真的要反,陛下不如满足他想要做宰相的愿望,等他入朝后就派人取代他节度使的职务,将边将谋反消弥于无形。
但唐玄宗还是不听不信,并震震有词:朕的山山那么可爱,怎么会反朕呢?
你们不信,朕就让宦官去打探打探】
汉
刘彻望着天幕上的小人影像,看到安禄山把金银珠宝塞到打探宦官怀里,紧紧拧起了眉:后世将唐玄宗与他并肩,是看不起他吗?
还有…唐玄宗是多喜安禄山?
都这样了还偏袒呢?
他父皇废刘荣曾言:吾不爱一人谢天下!
就在表示帝王不能因爱他人而危机江山,这是帝王基本准则,难道唐玄宗读书不看汉书?
他单手撑在地上,放松背脊轻叹:那时的唐玄宗已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没有安禄山造反,也有方禄山、林禄山。
而殿内的张汤等人,听着天幕上唐玄宗开解杨国忠:“朕以心待安禄山,他定不负朕,朕保证安禄山不会反,你们放心。”
不由得嘴角一抽...同情大唐臣子,有这样的陛下实在是...太难了!
主上昏聩而下必靡之,唐玄宗身为人皇无半点警惕之心,又无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