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惊鸿楼> 第四三二章 朱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三二章 朱家(2 / 3)

从书铺出来,见何苒沉默不语,钟意问道:“大当家可是看出了什么?”

何苒说道:“曾子琪来京城是为了应考,你说他住在客栈时,有没有闲情去看游记?”

曾子琪回客栈最初要找的,就是一本游记。

钟意摇摇头:“应该不会,那么说来,他说的那本游记只是借口,他真正要找的,就是这本禁书。”

何苒点点头:“可是伙计说那本书是在走廊的花盆里捡到的,我在客栈时留意了他说的花盆,那花盆很高很大,的确有能放下一本书的空间。也可能那本书并非是曾子琪丢的,而是被人特意藏在那里的,可惜被伙计捡走了。”

对于惊鸿楼而言,书除了是做学问用的以外,还是密码。

现在锦衣卫也在用书做为密码传递消息。

因此,无论是何苒还是钟意,首先想到的就是密码。

何苒对钟意说道:“你去查查当年这本书为何会成为禁书吧。”

虽然相隔了四十年,以前的卷宗又已在迁都时销毁或者遗失,但是对于锦衣卫而言,想要查找也并非难事。

三天之后,钟意便查清了当年的事。

《朱山府记》的朱山不是地名,而是一个氏族的祖宅。

这个氏族便是闽地的朱家。

很多年前,朱氏是闽地大族,先祖朱胜友曾与周池的祖父并列前朝大十诸侯。

只是后来,朱胜友最宠爱的嫡长子患了不治之症,当时天下乱象已现,朱胜友一心一意只想为儿子寻访名医,没了角逐天下的心思,索性便遣散门人,回到祖籍,之后几十年,朝堂风雨变幻,但却没有了朱家人的身影。

再后来天下大乱,群雄急霸,但是闽地一带并未波及,周池立朝之后,闽地顺利过渡,因此,周池在世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朱胜友的后人还在闽地。

而事实上,当年朱胜友回到祖籍之后,便建了一座朱山楼,朱家五房全部住在朱山楼中,朱胜友死后,他的后代子孙遵他之命,没有如其他名阀那样起兵造反,而是趁着天下大乱之时,大赚战争财,直到周池称帝,名不见经传的朱家,已经富可敌国。

然而朱家依然默默无闻,表面上只是祖上有些脸面的乡绅而已。

然而就在四十年前,也就是太宗年间,有一个来京城赶考的书生,写了一本《朱山府记》,并且放在几家书铺中寄卖。

有人无意中买了这本书,回家细细一看,越看越是惊异,因为他在这本书里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个住在朱山楼里的朱家太有钱,太太太有钱了!

这个写书的书生,是朱家的家生子。

他曾是朱家少爷的书僮,因为聪明,被朱家主看中,便让他和少爷一起读书。

朱家子弟只经商不科举,但是朱家主却把他一家的卖身契全都还给了他们,从此他们不再是奴仆。

朱家一直出钱供这个书生读书,并且还让他们一家住在朱山楼,就连他的小厮,也是朱家给的。

当然,朱家供他读书也是有私心的,毕竟朱家现在已经没有做官的了,商贾再有钱,官场上也不能没有人。

如果没有这本书,这个书生会考上进士,然后拿着朱家给的银子经营自己的人脉,他或许会一路高升,青云直上,成为朱家的助力,也或许官运平平,最终做个六七品的父母官,但即便如此,那也是官身。

可惜这一切都只是梦想。

他在那本书里,将朱家的富可敌国展示在世人面前,那些不重样的富贵中,不乏逾制。

这本书被送到御前,太宗皇帝,也就是那位极有心机的周老二,看到这本书后,立刻下令将这本书列为禁书,他不想让其他人看到这笔横财。

锦衣卫千里迢迢,直奔闽地,他们找到朱山楼,却见那朱山楼表面看上去普普通通,没有亭台楼阁,没有飞檐斗拱,就是一座圆型的大楼,实在是看不出有多么富贵。

然而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朱山楼里已经人去楼空,朱家人显然已经得到消息,抢先一步走得干干净净。

锦衣卫只能从那些不能带走的家具器皿上看到那传说中的富贵。

朱家人从此消失,锦衣卫能找到的,也只是朱家的旁支以及朱家放在明面上的一些商铺和田产而已。

即便如此,锦衣卫还是带了十万两银子回京城交差。

十万两,对于当时正缺钱的太宗而言,已经是一个大数目了。

可是在何苒看来,这十万两,就是朱家替自己买命的银子。

有了这十万两,锦衣卫能回去交差,皇帝也会短暂收手,待到皇帝缓过神来,想要继续找朱家要银子时,朱家早就把余下的家产转移走了,京城到闽地路途遥远,这一来一回,也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有了这三四个月,朱家人能逃到几千里之外。

这件事距今已有四十年,因为那本书原本也只在为数不多的几家书铺里售卖,因此,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轰动,而时至今日,还记得这件事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恰好让何苒和钟意遇到那位老人家,否则还要查上一阵子。

何苒想起福州的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有一支精锐水师,宗祺夜以继日的训练,要对付的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