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赠仪式就放在学校的礼堂里。
人不少,有民政厅的领导,有边防站的官兵,有派出所的民警,也有学校的老师,还有学生。
反正休息,待着也无聊,助理组自发来观礼。
跟着李定安从后门进了礼堂,后排的学生好奇的看着他们。
“怎么还有学生?”
“你看,前面那几个那么小,顶多一二年级?”
“学校也太过份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史载吴三桂天生神力,使一柄五十斤重的大刀,冲锋陷阵如砍瓜切菜。但发掘吴三桂陵墓之后才知道,他生前用过的大刀才十二斤。
几个资料员下意识的闭上了嘴。
磨的锃亮,不过还好,刺尖比较钝,刃也没有开锋……
“意思是这条河还在?”
偏偏,她们不知道哪里说错了?
恰好舒静好拿着相机进了门,看几个资料员脸色不对。
像是根棍,用纸卷着,小孩撕开纸,露出了个尖。
几个资料员齐齐的摇头。
熊孩儿字没识几个字,怎么鬼精鬼精的?
“人小鬼大,操那么多心?作业写完了没有?你上学期期末考试第几名?”
“叫哥哥!”
再说下载了也没用:电话手表都是统一管理,下午下课后才会让他们戴一会儿,和爸爸妈妈通话……
“别急,等我说完:又三年后,太武帝过栗水(今蒙古翁金河,南戈壁省境内),越燕然山(杭爱山),大破柔然可汗庭(哈拉和林),大檀(柔然可汗)忙焚穹庐,绝迹西遁。……回师途中,太武帝于漠南斡水余波入流沙处,建比干城,积粮于城内,置兵戍而班师……”
大漠行军,必定循河而进,而史载,北魏屡征柔然,都是经黄河至大碛(阿拉善高原以北荒漠),再沿栗水(今翁金河,蒙古南戈壁省境内)或斡水至燕然山,再挥军北上。
李定安指指枪头,“不好说是不是和比干城有关,至少说明,这儿离斡水不远了。”
嘀嘀咕咕,但声音不小,李定安转过头。
倒是有点像汉末南北朝时期,专供骑兵使用的三棱破甲槊。
斡水早被沙埋了,但问题不大,肯定就在这方圆百多公里之内,等风停了慢慢探,迟早能找到。
风比这里还大,蔬菜、粮食、饮用水只能从边防站拉过去,七到八周才能轮换休息一次,才能回来看一眼孩子……你们倒好,质疑学校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回家……让他们回到家饿死吗?”
不外出拍摄,于徽音没什么事,经常来这边和孩子们互动,李定安也来过两次,还带着一群熊小孩上过一次体育课。
眼睛本来就大,这会儿睁的更大,小屁孩的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
但至少是古董。
五个老师,从六年级到一年级只有二十多个学生,多少作业辅导不过来?
还有明史记载卢象升的镔铁大刀:膊独骨,负殊力……刀重一百三十六斤。但出土后,只有二十斤重。
都不能猜,这屁孩儿就是想抄作业。
“早被沙埋了,已无痕迹可循,不然我查那么多古地理资料干什么?不过运气好,冒出了这一支枪头!”
他瞪了舒静好一眼,又回过头:“我和你小舒姐姐是同事!”
小孩儿一声惊呼:“啥?”
掂一掂,十五六斤绰绰有余,再结合古代马枪至少长丈二以上……好家伙:这杆枪,不得五十斤往上。
舒静好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会说话就闭嘴呀,你还委屈上了?
她叹了口气:“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李定安眯了眯眼睛:三年级的题,要什么作业帮?
怪不得这小屁孩这么吃力?
撕掉外面的纸,他才知道自个猜错了,这玩意不是三棱刺,应是该古代兵器的枪头。
“官僚主义!”
又是一个爆栗,李定安冷笑:“不没收也行,告老师和告你爸,你选一个,或者两个都选!”
“怎么了?”
李定安噎了一下,不知道怎么解释。
“和遗址有关?”
领导想让李定安讲话,但他觉得,没什么可讲的。
仪式结束,他又跟着老师和学生回了学校这边。
所以,这大概率不是武器。
“过年的时候捡的……我爸妈上班的砖房子那里。”
“刻哪,书桌上?”
边防哨所?
这些,才是最应该受尊敬和佩服的人。
所以学生们对他很熟悉,一进教室就叫叔叔。
小孩儿不吱声了。
“旁边,就我们住的那个小区,是什么地方?”
她们之前还奇怪:小区这么大,居民怎么这么少?
舒静好又问:“知不知道什么叫夫妻戍边警务室?”
“啥意思,你准备找北魏时期的比干城?”
他都这样,舒静好再不懂,也被他逼着学懂了……
他之前还以为外面包的纸太多。
再仔细看:通体近有四十公分长,不知道刃有多长,但能看出三面都有刃,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