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0章 还有阵(1 / 3)

“李定安,等等我……”

于徽音急匆匆的追了上来,“你怎么走了?”

“有吕院,还有肖主任和程处长,以及故宫那么多的专家,我留下来也没用!”

怎么可能没用?

连王处长都说,这里是你发现的,当然由你负责,包括吕院和故宫的专家……

于徽音愣了一下,“你不开心?”

“没有!”

什么没有,都写在脸上了……

舒静好抿抿嘴,于徽音顿时了然。

“是为了遗址吧?没关系,过完年再来找。”

哪还有什么过完年?

你爸敢答应,郭局长都不答应……

李定安聊以自慰:“先看看吧!”

三个人跟着他,进了午门。

左右两座城台,往外延伸,台上再建楼,与午门呈“凹”字型,像个口袋。

如果敌军来攻,这只口袋就是绞肉机。

门后是瓮城,不大,不到八百平方,但再小,也是瓮城:第二台绞肉机。

再进内门,就是王城。

青石大道笔直往北,两侧残殿林立,四周砖石散落,沙土成堆,夯土的殿墙东倒西歪。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能保存到这个程度,已算是不错了。

技术员先堪查,工人随后清理沙土,工程队同步加筑。

关系到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安全,这个坚决不能马虎。

再往前,就是正殿。

石砖砌成,通高十米,东西二十七米,南北十五米,长宽比例九比五,喻九五之尊。

很小,只有紫禁城太和殿的七分之一,大明宫含元殿的八分之一,但在这里却极大:王城主殿。

之前殿里灌满黄沙,刚挖开子午道的时候,跟水一般往外淌,现在已清理了近半。

里外都搭着钢屋架,工程队正在加固。

翘檐已不知去向,殿下的台基条石也是七横八歪,但大殿主体基本完好。

惟有一点,殿顶正中破了个大洞,插着一根石柱。

李定安久久无言。

他很想叫左朋也来看看:左局长,看,是不是和青龙山那六根石包芯的驱龙桩一模一样?

除了高点,粗点……

于徽音瞅了瞅:“李定安,这根柱子……怎么是从大殿里穿出来的?”

“确实有点怪!”

不怪就怪了……

他叹了口气:“走吧!”

绕过前殿,地势豁然开朗,一座稍小一点的大殿坐落在石道尽头。

中间还有一座,更小,格外玲珑。

如果打个比方:前殿是爹,后殿是妈,中间这座就是还没长大的儿子。

如果从风水的角度解说: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中间这里,就是乾坤交泰,阴阳相合之地。

如果对比故宫正殿:太和-中和-保和,太和最大最高,保和次之,中和最小。

包括紫禁城后宫:乾清-交泰-坤宁,乾清宫最大,坤宁宫次之,交泰殿最小。

虽然小,但无一例外,中殿必然是宫群建筑的中心,包括这里也一样:中殿最中心,就是整座王城的轴心。

美中不足,突兀的插了一根柱子,不是一般的刺眼。

同样,前后两座殿顶上也有石柱,但数中殿的这根最高,最粗。

没发掘王城之前,所有人都看到过:斜斜的扎出地面,直戳戳的指着天。

也包括李定安,当时他还以为是华表,估计中间断了,斜斜的靠着墙。

挖开才知道,这玩意只是断了上半截,下半截在中殿里头,结结实实的栽在地面上,位置正好处于王城轴心。

正常人谁会这么干?

除了风水术士。

所以不用猜,这三根柱子,就是他之前推断的“可改变龙脉走向的关键性布置”。

大概率,可能不会再有其他的法器了。

李定安想了想,又捏了一下对讲:“程处长程处长,清理三大殿的时候,出土的文物多不多?”

“不多,大都是建筑类的文物,木制的也有,比如梁、柱,以及之间的槜卯构件……哦,还有几块刻花木板,看着像龙床的坐板,不过是松木的……”

“金石类有没有?”

“有几块石刻墙石,刻有龙纹祥云……金属器类的都是兵器残件,没发现铭刻有特殊的符文!”

看吧,就说没有法器……

李定安有点不死心:“地下有没有探测?”

“探了,地磁、地声、地电都做过,没有地宫。”

他想咬牙:那还看个毛?

但就这么放弃了?

总有那么点儿不甘心……

“程处长,最晚什么时候,三大殿能进人?”

“基础加筑的话,最多三四天!”

“那就三天?”

“基本没问题!”

“好,谢谢!”

李定安松开对讲机,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下班,回宾馆……”

下班……现在?

舒静好和方志杰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表:才两点多?

再看看天……没错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