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医路青云> 第1630章 两个院士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0章 两个院士班(1 / 2)

赵原在天华成为万众瞩目的核心,很多人觉得医院出了个大咖,与有荣焉,但也有人觉得不开心。

林致远属于后者。

林致远当初被开除之后,走了药代这条路,刚上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离开医院,完全是明智之举,一个月几十万名轻松到手。

难度在于,他要转变身份,以前被别人舔,如今要舔别人。

林致远虽然名声臭了,但他在圈内认识很多人,尤其是在粤省医疗圈,大家都知道他曾经是学科带头人。

林致远知道里面的门道。代理商会选择一些年轻有潜力的医生投资,今天买个饭,明天送袋米,时不时地拉出来吃一顿大餐,自掏腰包赠送手术器械,还帮忙解决发论文的版费。

这些小恩小惠,他曾经都经历过,所以运用起来极为顺手。

在他的计划里,过个十年,等住院狗成了学科带头人,自己月入百万也不是问题。

不过,事情还是发生变化。

前段时间,整个粤省刮起了“妖风”。

别说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了,就是社区医院的住院医都开始讲规则,跟自己划清界限。

一个年轻医生拒收了他送的礼卡,反手还跟医药公司来了一个投诉。

林致远为此丢了饭碗。

他觉得愤愤不平!

为什么自己的时运不济,难道永远无法翻身了?

再看看自己的对手赵原,如今变成了万众瞩目的榜样。

他不甘心,用尽一切办法,试图找到赵原的破绽。

最终他想到了一个途径。

他花了大代价,搞到了赵原刚进天华那两年的手术病历。

那时候赵原的手术量最大,关键是还很稚嫩。

尽管手术结果都没毛病,但病历的话可能反而会出现问题。

一份病历,几千字,各种检查、病程记录、大病历、术前讨论、手术记录、病情改变,纷繁复杂。

林致远或许手术能力不及赵原,但以他的经验,想要在病历中找到问题,应该并不难。

然而,事与愿违。

他研究了两个月,没有找到任何的瑕疵。

林致远想不通赵原为什么会如此严谨。

手术做得没问题,文字工作就没必要做得那么精细,但赵原的每个简历都做得极为详细,仿佛生怕病人会跟他打官司。

林致远又翻起了一个病历,仿佛从书写规范上扒下来似的,标准、整齐,连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没有。

查体、检查等各种容易出错的地方,也做到了滴水不漏。

要写出一份标准的病历,是需要花费心血的,但赵原做到了每份病历都是如此的完美。

终于林致远选择放弃在病历上做文章了。

这是个面面俱到的家伙,真难对付!

……

赵原坐在办公室内听着黄罡报告今年医学院大一考试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里,这批学生在近乎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下,打下的根基要远远超过往届。

首先,这批学生的录取分数线特别高,比往届要高了二十分,跟中庸医学院差不了几分,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突出。

其次,赵原对医院大一新生的老师全部做了调整,大部分学科都是医院科室主任级别去上课,而且不允许科室主任的研究生代课,确保教学质量。最后,这批学生的自驱力比较强,他们知道第一年特别重要,会遴选出一个小班,直接进入医学院轮岗,要知道这比其他同龄医学生提前四年进入医院,直接能赢在起跑线上。

打败学霸的人,只有学霸。

一群考试能力极强的学生面对黄罡这种顶级学霸,突然发现好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boSS,题目以主观题为主,答案复杂,没有唯一性,考试强度直接拉满,基础学科在三天内全部考完,考的就是你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没用。

所以学生们考完之后感觉灵魂被摧残了一遍,大家第一反应不是能考多好,只求不挂科。

不过,在这个基础上,还真选出了一些尖子。

比如有个学生将内科学的教材背得滚瓜烂熟,

又比如有个学生人解手绘成绩,能拿到九十五分。

要知道这学生从来没接触过解剖,纯靠教材上的图形,能画出这么厉害的东西,可以说是潜力无穷。

成绩出来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很懊恼,甚至开始怀疑自我。

“我是县高考状元,原本以为能拿到一等奖学金,没想到半学期下来,怀疑自己是不是真正的适合从医。”

“在中大医学院这半年时间,我过得比高三还要辛苦,图书馆食堂教室实验室,三点一线。”

“谁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我怎么觉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样。”

“昨天我将考试题目问了在中庸读书的同学,他看到题目以后,表示很惊讶,他也不会!”

“据说这次考试涉及分班,要挑选出二十个人,分成两个院士班。一个班的班主任是赵院长,一个班的班主任是吴院长。”

“我勒个去,为什么不早点说啊,早知道要分班,我就是累死,也得咬牙苦学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