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而渔啊,这么年少就要上战场了。
刘备拍了拍魏延肩膀:“没想到如此年少,已有四年的从军履历了,不过打仗不能光凭勇武。
既来了武昌,军务闲暇之余,也要去学宫借书自学、读些前人的实用教训,看不懂就找人请教,必能大有裨益。”
魏延没想到车骑将军还能亲口勉励自己,连忙感激涕零,先应承了再说。
他内心其实万般狐疑,比如完全听不懂所谓的去学宫借书自学是怎么回事,天下还有地方可以任由人借书的么?不怕丢的么?还能有人专门帮着答疑?
但魏延地位低微,有疑问也不敢立刻问刘备本人,只是不管理不理解先强行记下,回头再找其他地位更低的人偷偷问。
刘备也不可能盯着魏延一个人勉励,毕竟今天人这么多呢,所以每个人都是稍微说了几句,随后吩咐客曹的人接手,接风洗尘安顿好。
临了刘备只是随口分配了一下众人的官职待遇:向朗是早就说好了的,先当一阵子武昌县丞,将来看表现再调整。
魏延是突然冒出来的,当上屯长也才两个月,而且才十八岁,暂时就不升迁了,先原职留用。他带来的那几十个荆州兵,也都继续跟随魏延、保留编制不打散。
魏延那个屯,暂时编到甘宁军中,目前没什么战事,让魏延先跟着去学宫参加几个月“扫盲班”,趁着年轻学习力还算强,尽快把字多认识些,确保军中公文全部能自己看懂,不用找人问生字,其他的兵法历史以后再慢慢提升。
魏延听了这个安排,感激不尽,他也知道目前升不升官不是最重要的,上面肯对他的学习成长做出安排,说明是有期待的,自己一定要抓住机会。
……
接风安顿已毕,此后几日,魏延向朗就先去了才草创不久的武昌学宫,适应环境。
此时比之司马徽等人初来,又过了快个把月,当初还在盖房子的学宫图书馆,如今总算有第一幢馆舍已经结顶。四周的引水壕沟还在挖掘中,从夏口注入梁子湖的长江支渠水,也没有引进来,引水口还有围堰堵着。
图书馆内已经搬进去了第一批几十个木质书架,因为馆舍层高很高、以确保采光,所以书架也做得很高,省得浪费空间。
整个馆舍,中间是书架,外围靠窗的一整圈都是阅览区和桌椅,这样就能避免书架挡住阳光,充分利用天然照明,保护读者视力。
每个架子都能有一丈多高,上下足足能堆七八层书。
魏延和向朗第一次走进图书馆时,就被眼前的庄严肃穆之状惊到了,内心有一股膜拜向学之心油然而生。
“这么高的书架,怎么拿得到最上面两层的书呢?莫非得是身高一丈的巨人?”魏延看着这压抑的书架高度,就忍不住胡思乱想。
好在他很快通过观察旁人,解开了心中疑惑。远处有一个管理员,推着一个底下有四个轮子、双侧有倾斜木质台阶的座梯,到了要取放书的位置,就爬上移动座梯取用。
魏延一看到这种没见过的梯子,就觉得很专业,从而进一步觉得这里的藏书,所蕴含的学问定然非凡。
“车骑将军昨晚竟能亲自劝学、令我读书,这机缘可不能浪费。这几个月趁着没打仗,一定要把常用字全部认全!到时候万一再有人问起,也好让他们看到我的进步!”
魏延鼓起勇气,就去找那取放图书的管理员请教:“敢问这位先生……不知在此馆中看书,可要经办什么勾当?俺是昨日刚来投的,诸葛府君也勉励我多多学习……”
这儿的图书管理员,其实就是司马徽身边的助教尹默、李仁,目前馆舍才造好这么一间,让他们俩轮班先管着,以后再慢慢完善管理制度,今日当值的正是尹默。
尹默看魏延的样子不像读书人,但他也没刁难,只是公事公办地说:“但凡良家子,注籍明晰者,皆可自行入库读书,但读完后要放回原位,这架子上都写着何部何经藏所。
游方学士,并无本郡注籍符传者,需先到学宫登记审查来历,而后可以入馆阅览。现在人少,直接读就是了,若是人多,就要排队登记,会告知哪天轮到你入馆。
至于借阅,凡是车骑将军、扬州牧、江夏太守麾下诸文武,凭信物可入馆借书,按品秩高低,同时可借数量不一,会登记账目,还清旧书方能再另借。”
魏延一听,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俺只是甘将军麾下一屯长……可能借阅?”
尹默:“屯长是最低级允许借阅的了,只能借一卷,要记账,还清了才能再借。”
魏延便表示,先借了一卷《尔雅扫扫盲,然后又拿了一卷《左传,直接坐在馆里看起来。
他完全没读过左传,只能是从《郑伯克段于鄢开始从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