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洪承畴虽然没有忠于明朝,但能够忠于本朝,将他列入贰臣中的甲等最适合不过。
洪承畴有功于清之开国与清初的统一,可以说是开清第一功臣。
回想松山兵败后,洪承畴畏死降了清,成为镶黄旗下的贰臣,留下骂名。
经略西南时,因为畏难,几次三番请求解任,想撂担子逃脱。
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键时刻,洪承畴总是经不起考验,挺不起脊梁。
这充分表现出洪承畴性格中软弱的一面,是造成他品行有亏的根本原因。
因此,尽管洪承畴对本朝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但在他们清廷眼里,却不足为凭,不屑一顾。
这就是为奴才、为附庸者的必然下场。
洪承畴的一生,实在可悲可叹。
不过不管怎么说,洪承畴对大清有功。
清朝是他们满族建立的王朝,对于满族来说。
论功行赏时,是不可能做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所以洪承畴在晚年不免受到不公正待遇。
至于洪承畴被列入贰臣传,则是由于现在大清统治已经巩固。
为了能使清王朝江山持久,就要提倡效忠一朝一主的思想。
因此,自然对效力两朝的洪承畴加以贬斥。
这是出于统治的需要,不足以作为评价洪承畴功过的根据。
不过总的来说,洪承畴在清初的卓著功绩是应得到肯定的,对清朝的统一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崇祯十四年,皇太极返回盛京,命令贝勒多铎等人留守诸军。”
“洪承畴想要突围,统领全部人马进攻镶黄旗,没有成功。”
“十月,皇太极命令肃郡王豪格、公满达海驻扎在松山。”
“十二月,洪承畴听说关内援军将到,又派将领率六千人夜间进攻正红旗和正黄旗蒙古营。”
“被打败,逃回城内,但城门关闭进不去,于是败兵大部分被杀。”
“剩下的人逃往杏山,又遭遇伏击,全军覆没。”
“崇祯帝一开始让杨绳武率军增援洪承畴,但杨绳武战死。”
“之后让范志完代替,但清军过于强大,明军难以攻破,停滞不前。”
“洪承畴被围至六月,粮食将尽。”
“第二年二月,松山城副将派人前去请降,为表诚意,愿拿儿子为人质。”
“晚上清军竖梯入城,擒获洪承畴与巡抚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等将领。”
“皇太极传谕,将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处死,洪承畴送往盛京。”
“皇太极想要将洪承畴收为己用,命令吏部尚书范文程去劝降,洪承畴大骂不止。”
“范文程不仅不介意,还与洪承畴谈古今大事。”
“谈话间,房梁上落下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不时挥手将灰尘拂去。”
“于是范文程立刻回奏皇太极,说洪承畴不会死,如此爱惜衣服,更何况生命。”
“皇太极听罢便亲自去探望洪承畴,见洪承畴衣着单薄,当即脱下身上的貂裘给洪承畴披上。”
“洪承畴感叹皇太极对其待遇,遂叩头请降。”
“皇太极厚赏洪承畴,并摆宴席庆贺,对诸将领称得到前往中原的向导,值得庆贺。”
“崇祯十五年,皇太极位于崇政殿,召洪承畴及诸位降将祖大寿等入宫觐见。”
“崇祯帝当初听说洪承畴死了,赐祭十六坛,设立祠堂在都城外。”
“崇祯帝将亲临祭奠,不久听说洪承畴投降,于是停止。”
洪承畴:和昏庸的崇祯相比,皇太极更加英明。
他还记得自己跪于大清门外,向皇太极陈述的场景。
他身为明军将领,领兵十三万增援锦州,皇太极抵达将他打败。
之后他镇守松山,城破被擒获,自认为应该死去。
承蒙皇太极不杀之恩,如今朝见,他自知罪重,不敢贸然进入。
当时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历历在目,他还清楚地记得皇太极的谕旨。
双方交战,各自为主,皇太极不会介意。
而且清军之所以战胜,不过是上天的旨意。
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赐恩于他,既已知恩情,应当尽力为自己效力。
如曾经的张春,得到恩情却不能为自己效力,又不愿以死明志,最后没有功名的死去。
那时他入朝参见,皇太极令他上殿坐,赐茶招待。
并向他询问明廷制度,明廷宗室被俘虏,置若罔闻。
将帅作战被擒获,竭尽全力后投降,必将诛杀他的妻子,或是被贬为奴,这是旧制度还是新立的制度。
他答道以前没有这样的制度,最近朝中大臣各抒己见向崇祯帝报告,由此开始。
皇太极感叹,国君昏庸,臣子蒙蔽,很多人蒙冤而死。
将帅因奋力作战被擒,用他府中的金库钱财当做赎罪来还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惩罚他的儿女,何必残害无辜的人。
仅此一点,他就知道皇太极比崇祯更加英明。
“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令他隶属于镶黄旗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