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靖难攻略> 第267章 拨乱反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7章 拨乱反正(1 / 4)

第267章 拨乱反正

“哔哔——”

清晨,在杨展率舰队成功进入长江口的第二天,数万乘马驮着身穿甲胄的兵卒从北方南下,停在了一座看情况刚刚修复不久的城池东边。

“这就是扬州城吗?”

“怎么没书上写的那么繁华?”

“是啊,光秃秃的,连棵树都没有。”

扬州城外,伴随着塔失、多尔和齐等人开口,马背上的朱高煦也扫视了一眼扬州城。

当初他们北上时,扬州城还在扩建,然而眼下却已经完整的修葺完毕。

扬州城南北长七里,东西宽五里,城墙厚约三丈。

整座城池开辟有五座城门,分别是大东门海宁门、西门通泗门、南门安江门和北门镇淮门,以及小东门。

一条运河横亘在渤海军与扬州城中间,不过在他们所处的运河东边却有许多兴建不久的建筑群。

想来,应该是扬州城无法容纳太多商贾进入城中,因此只能将商贾们安置在这运河东边行商往来。

如果朱高煦没有记错的话,这些商人会成为日后扬州城修建东城的主要动力。

“不要轻易破坏这里的建筑,关内不比关外,树木太少了,只能从西南顺长江运下江南。”

朱高煦交代众人,随后也拿出望远镜观察扬州城上。

他与扬州城间隔不过二里左右,正好处于南军火炮打不到的地方。

在他的观察下,扬州城的南北两侧似乎有营盘,应该是盛庸担心遭到渤海军炮击,从而调整的扎营方向。

“差不多超过二里了,盛庸还是记打的。”

朱高煦轻笑,随后对众人开口道:“驻扎营盘,尤其要注意北边的防务,塘骑放出二十里远。”

“末将领命!”众人应下,随后开始在陈昶的布置下扎营。

相较于朱高煦的游刃有余,扬州城头的盛庸则是面色凝重。

他站在城头,虽然相距甚远,但从那乌压压一片的规模,也能看出朱高煦的兵力恐怕真如云梯关守将所说的那么多,不下三四万。

“佥事,我们现在应该如何?”

指挥使孟涛询问盛庸,可盛庸却沉吟片刻,而后才道:“先拖,眼下已经是四月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梅雨季节,一旦梅雨到来,他的火器用不了,就是我们配合越巂侯将他们拿下的时候。”

“越巂侯到何处了?”盛庸询问起了三月二十八日南下的俞通渊与平安等主力,一旁的孟涛不假思索回应:“已经抵达邳州,距离此处不过四百余里,顶多三日就能抵达。”

“三日……”盛庸颔首,随后看向城外的渤海军。

以扬州城的防御,守住三天不成问题,届时只要俞通渊的万余骑兵抵达扬州北边,加上梅雨季节到来,那就是七万打三四万。

虽说渤海精锐,可盛庸并不觉得自己手中的两万在京听操精锐不如他们。

想到此处,盛庸也转身离去,继续加固扬州城防去了。

从清晨到黄昏,扬州守军没有等来渤海军的强攻,因为朱高煦根本不着急进攻他们。

他只要率领大军来到扬州,就足够吸引全江南的注意。

时间转瞬而逝,当夜幕降临,距离扬州三百余里外的长江入海口处,陈瑄也积压了一天的脾气。

他在廖角咀等待了许久,却一直不见渤海军进攻。

伴随着时间过去,他顶着红肿的眼睛坚持到了四月初五的清晨。

不过,他还没等来杨俅的换班,就等来了朝廷的抚恤船队。

船队从苏州出发,调集那里的常平仓和府库给昨日战死的弟兄分发抚恤钱粮。

“还好……”

看着抚恤钱粮运抵,陈瑄松了一口气,只觉得自己拉下脸皮去求林嘉猷还是值得的。

然而,当那一箱箱抚恤钱粮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陈瑄不淡定了。

“这……怎么是宝钞?”

甲板上,陈瑄抬头看着负责押运抚恤的官员,目光中充满诧异。

面对他的询问,那官员也无奈道:“苏州府钱粮不足,只能分发宝钞来作为抚恤金了。”

“那可有提高?”陈瑄连忙询问,毕竟朱元璋驾崩后,宝钞的价值开始在建文新政的作用下开始下跌。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现在一贯宝钞只能等于五百文钱。

“自然不可能提高。”那官员正色道:“眼下西南闹得厉害,朝廷没有足够的铜钱,只能用宝钞渡过难关了。”

“三军将士都是我大明百姓,应该要体谅朝廷的不如意。”

“户部算过了,算上抚恤的粮食和赏钱,一共是七万四千六百二十七贯宝钞,请陈都督清点吧。”

官员的话,不止让陈瑄心寒,更是让甲板上的所有兵卒心寒。

在他们看来,指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要战死了,可朝廷还是拿着宝钞来忽悠他们。

这样的的待遇与渤海军的待遇,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如何值得他们效死?

至于官员口中的所谓体谅,众人也嗤之以鼻。

没有钱,就甭谈啥理想,理想也不能当饭吃。

他们只知道他们的抚恤变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