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高粱市后,这些博士生们就在石云涛的带领下,参观了高粱市的情况,看了一遍后,他们就有些失望了。
高粱市虽然是煤炭大市,但它毕竟是一个落后地区,整体经济水平难以与发达地区相比,而且因为煤炭生产的原因,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到处都是灰蒙蒙的样子。
这些天之骄子们一看到这种情况,他们能不失望吗?
虽然石云涛向他们介绍高粱市以后的发展前景,但是他们心里头已经产生退意了。
现在的年轻学生哪里还会想着到艰苦地区工作,去创造什么事业,都想着能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还要有较高的经济待遇,否则对他们就没有什么吸引力。
石云涛带着他们转了两天,到了第三天就有人要回去了,石云涛见了,并没有再劝他们,强扭的瓜不甜,何必强留他们?
石云涛给他们买了车票,让他们走了。
走了十来个人,但还剩下五六个人,这五六个人,家里的条件都不太好,农村走出来的子弟,能吃的了苦。
另外,他们看中了来到这边的政治待遇,来到这边就能当上副处级干部,这事对于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其中有一个博士想报考团市委书记,其他几人也想着报名考一下试试,如果考不上,也是可以安排为副处级干部的。
如此一来,团市委书记的竞争力一下子就变大了。
要说此时,刘海正盯着这个职位,敢与他竞争团市委书记的人不多,这主要是指市内的干部。
市内的干部一得知他要报考这个职位,基本上就放弃了竞争团市委书记的想法。
谁都知道刘海是什么背景,而且刘海的年纪如此年轻,必然想更进一步,当上团市委书记,而且有人认为,团市委书记这个职位就是为刘海所设的!
别人要是报名考试,那就是陪太子读书!
既然这样,别人何必去丢了这个脸,去和刘海竞争?
要说市里头也有几个符合条件的副处级干部可以竞争这个岗位,但是他们思前想后,还是作了放弃,没有刘海的背景,就不要去竞争这个职位!
本地的干部不敢报,外市外省的干部谁会想着报这个职位呢?
别说是陈治安排组织部办公室的人给外地人打退堂鼓,就是不打退堂鼓,外地人又怎么好过来报这个职位?
想想吧,外地干部正处在一个副处级实职的岗位上,忽然得知高粱市要公开考选团市委书记,会想着过来考选团市委书记吗?
高粱市又不是什么好地方,对高粱市又不熟悉,别说是考不上,就是考上了,到了这边来如何开展工作?万一当了团市委书记,上不去怎么办?岂不是就要老在高粱市了?
这些因素导致外地的干部要仔细掂量掂量这个事划算不划算,万一让单位的领导知道他去考试了,还会引起别人的非议。
因而打电话过来咨询情况的人不少,但过来报名的人几乎没有。
如果有,也是与高粱市相邻的市,正好老家是高粱市的,想着考回来,便报了名。
而外省的干部根本没有过来参加报考,如果石云涛不去燕京大学和青蛙大学宣讲一番,这次的公开考选工作,还真搞不起来了!
刘海得知这事后,本来挺高兴的,谁知道就来了那些博士生!
团市委书记的职位报名情况是这样的,而团市委副书记的报考情况又有所不同。
团市委副书记的职位是两个,市里的干部见到了,觉得有些希望,应当不是什么萝卜坑。
团市委书记在他们看来肯定是萝卜坑,是为刘海准备的,而团市委副书记他们觉得不太好安排萝卜坑。
符合报名团市委副书记的干部不少,全市起码得有几十个。
正科两年就可以,年龄不要超过三十五岁,三十五岁以下的正科级干部还是有不少的,下面县区这样的正科级干部不多,但是市直单位的年轻科级干部那就太多了。
而这些市直单位的年轻科级干部都有资格报名,他们谁不想尽快走上处级干部的岗位啊。
如果要正常提拔,那就不知何年何月了,如果能考上,那就太好了。
因而就有许多人报名,但是有实力的人也不多,大多数也只是尝试一下,并没有想到一报考就能考上。
至于外地的干部,他们也没有过来报考团市委副书记的职位,想法都一样,何必为了一个副处级的职位过来趟这个浑水?
因而到了最后,只有刘海感受到了压力,几个名牌大学的博士生一过来搅合,他一点底气也没有了。
王玉民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后来得知情况,才知道这都是石云涛的事。
石云涛不但阻止了对刘海的提拔,而且还引来了博士生与刘海竞争,这下怎么办?
刘海都有退出的想法了,万一他考不过这些博士生,岂不是很难看?
如果能作弊还好说,不能作弊,他指定考不过博士生啊!
好好的事情就可能搞不成了!
王玉民便和耿太安进行了联系,问他下一步会是什么情况?
耿太安此时也不好说是什么情况,因为石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