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城北郊,清晨。
在经历了多日的“不辞而别”后,安森·巴赫总司令终于在结伴同行的扬帆城总督路易·贝尔纳,以及塔莉娅·卢恩等多人的陪同下狩猎归来,回到了这座无比爱戴他的城市。
没错,在经过几人反复讨论,提案,修改,再提案再修改之后得出的“遮掩此行的最佳借口”就是:打猎。
用安森的原话来说:“除非那些人的脑子统统被驴踢进了水井然后冷水反复灌脑十遍,否则谁也不可能相信我们这是打猎去了”。
道理显而易见:先是接连不告而别,还人间蒸发,谁也给不出任何答复,最后又突然出来好像什么问题也没发生似的——没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但话又说回来,就算被看出有问题又怎样,难道这些人还敢当众质疑不成?
与其给出貌似天衣无缝的借口让别人猜疑,不如干脆直接“承认”就是有问题,也不给任何解释,再一万个不相信也只有这个答复。
当然,除了堵住所有人嘴和各种流言蜚语的猜疑之外,必要的安抚也还是有的。
于是就在回归的当天,扬帆城总督当众高调宣布,将从对新大陆公司的默许转变为大力扶持,并作为扬帆城复兴的重点环节。
不仅要允许其在扬帆城营业,还要划拨给他们一片足够开阔的土地建立收容所和训练基地,免除其未来一年的全部税款,同时将其认证为扬帆城总督府制定的官方安保服务机构——从今往后议会和总督府任何对外雇佣安保人员,都必须经过新大陆公司安排。
同时路易·贝尔纳鼓励城内的“归化土著”——自由兽奴佣工——前往新大陆公司应聘,承诺总督府将在年底聘用五百名“荣耀的射击军战士”,并且本地人出身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与之相对的,则是对私人武装和佣兵团的打击。
对于城镇之外尽是荒野的殖民地,彻底杜绝这帮在商人—土匪—佣兵—殖民者之间不停止过转换身份的家伙根本不可能,也毫无必要。
但路易和安森可以通过别的手段限制和打压这些人——除了让新大陆公司挤占市场份额,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会,让行业“标准化,专业化”,打压小团体接私单行为。
甚至连工会本身都是现成的——冬炬城的“拓荒者工会”已经运营五十多年,专门为各路向更北方挺进的拓荒者提供从工作到地图各种服务,名下除了少量单打独斗的冒险者,各种拓荒团体大大小小有近百个。
这些团体除了拓荒,偶尔也会干些护送商旅,保卫殖民地,押送物资的工作;因为一直是集体行动而且非常依赖各处殖民地和据点提供的物资和情报,因此大部分时间都非常遵纪守法,极少做出类似拦路抢掠甚至袭击城镇的事件。
两个人经过慎重考虑,觉得完全可以邀请拓荒者工会到扬帆城,与新大陆公司合作开设分部,甚至还能更进一步,令其成为自由邦联的“官方组织”——哪怕最终只是将一半的土匪变成拓荒者,那也是巨大的成功。
何况他们最初的目的也并非是刻意针对这些人,而是要限制雇佣私人武装的自由派势力,同时压制无信骑士团在殖民地的活动。
面对突然像变了个人,“爱民如子”的总督大人,扬帆城的富商们和产业主们喜极而泣,纷纷主动为这项举措奔走相告,表示愿意全力支持路易·贝尔纳的殖民地重建计划。
毕竟一旦新大陆公司落成,原本花在安保的钱至少能削减三分之一,并且雇佣的对象也不再是身份未知,毫无可信度闹不好还会大街雇主的佣兵团,而是击败了帝国大军的克洛维军官亲自训练的正规军。
二者之间哪个更值得信赖,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但为了支持新大陆公司和拓荒者工会,无论征地还是招募城内的土著民,路易和扬帆城议会几乎是只收取了象征性的购置款,加还有一年的免税,等于扬帆城无法从新大陆公司的运营拿到半个铜板。
与此同时,因为新大陆公司的火热,大批城内原本有着稳定工作——指那些连最穷的殖民者都不愿干的活儿——的土著民们纷纷加入新大陆公司,导致了大量劳动力缺口,总督府和议会不得不掏更多的钱雇佣水管工,清洁工,掏粪工以及清理废墟,埋葬尸体的苦力,大的拖延了重建速度。
面对这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作为新大陆公司最大受益人的安森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转移人口。
经过先后两次暴乱外加一场围城战,扬帆城的基础设施受损相当严重,短期内已经无法承担这么多人口;那就不妨转移一部分到其它殖民地,降低城市负担。
而在转移人口的同时,还可以雇佣这些即将准备离开的移民专门从事废墟的清理工作;这样他们挣到了前往新殖民地的路费和安置费用,扬帆城得到了清理废墟后可以重新建设的空地,一举两得。
不过这个办法好是好,却还是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钱从哪来?
即便有富商和产业主们的支持,距离重建一座有百年历史的殖民地的开支仍有不小的漏洞,并不是眼下这座被洗劫了不止一次的扬帆城能负担得起的。
很简单,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