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甲亮银枪,骑一匹白龙马,身材高大挺拨的杨怀远满脸杀气,急驶进城。
他周围簇拥了大批的骑兵和步兵,最外围是刀盾兵,杨怀远贴身亲兵也多持盾,这是怕敌人狙了自家大将。
冷兵器时期,大将的作用毋庸置疑,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战争磁铁,敌人的攻击会优先落在他身上。
孟之祥掌军,讲究“制度化”,对于要员的保护有详细的规定,眼下杨怀远的亲兵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身贯注地警戒着。
果不其然,进城后陆陆续续有暗箭从各处射来,敌人呆在街边巷尾,楼层墙壁边冲着杨怀远这个“显眼包”放箭,都被亲兵们盾牌挡下,或者用兵器挡格箭枝。
有的箭是抛射而来,还是当面射来,被杨怀远用银枪轻松挑飞。
哈,这是瞧不起人吗?
抛射的箭射速慢,杨怀远何许人也,应付自如。
而他亲兵队伍中的一些速射弓箭手,立即还以颜色,他们执着短弓,冲着来箭方向“蓬蓬蓬……”地来上一轮急射进行反击。
有时,他们看到敌踪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射了再说,遂行压制。
这么一来,杨怀远有惊无险地沿城东西大街一路推进,他的战旗亦跟着前进,几乎一路无阻。
古代城池,往往南北东西都有两条宽敞的主干道,就是为了防御时能畅通无阻地向各处调兵,结果当敌军入城后也便利了敌军向纵深挺进。
明军于路喊道:“城内汉军投降者跪地免死,顽抗者杀无赦,鞑子皆杀无赦,持鞑子首级或者出首者重重有赏!”
还有明军大叫道:“尔等皆为‘中国’人,与咱们同文同种,投降者即回归‘中国’,是一家人!”
有些人投降了,弃了兵器跪在路边,明军就从他们身边经过不作理睬,嗣后自然有人去接收他们的投降。
杨怀远率军沿着大道行进本来十分顺利,当他进入南北、东西大道的十字路口时,听到侧边街巷中“当”一声响亮的锣声!
他经验丰富,暗呼不妙,果然在十字路口处西面的一座三层高大楼房的各层包括楼顶皆现敌踪,底层是敌人战士涌出来,二三层和楼顶则是弓箭手射箭。
同时,空中飞来了燃烧的稻草堆和冒着白烟的竹筒,地面燃起大火浓烟滚滚,用来扰人耳目。
两侧街道的门扇打开,敌人纷至沓来,乃青州守将廉希宪组织部队在作最后的抵抗。
他忠于鞑子皇帝,誓要死战到底,杀身成仁,在所不惜!
廉希宪收有军心,竟然还有不少人愿意为他效死,此时他们从两侧争相冲杀。
“杀啊!”杨怀远暴喝一声,率军策马迎战,迎面遇到一群敌人,他的亮银枪展动,接连挑杀数人。
他枪法通神,世间罕逢敌手,普通敌人遇到他就是遇到死神。
这时大街上白烟弥漫,浓烟四起,将士不停咳嗽,不辨东西。
两侧的喊杀声一浪盖过一浪,不知有多少敌兵从四面八方冲来。大伙儿在大道上拼杀什么也看不见。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骑马的“明兵”一面跑一面大喊:“咱们中埋伏了!皇上有旨,全军后退!”
这“明兵”穿着明军军服,说的是字正腔圆的“官话”,一时间让一些明军听后楞住了。
杨怀远却差点没被逗笑,他是明军东面主将,他不下令退兵,皇帝出旨退兵?
做假也象样点,须知明军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皇帝是马上天子,有这个肚量,同时,按军制,皇帝一般不会直接指挥到基层,他会下旨给杨怀远,由杨怀远出军令。
于是杨怀远把亮银枪往地上一插,手一伸,一把短弓与箭就由亲卫交到他手上。
他接过后迅速开弓放箭,嗖的一声,那个正策马奔跑的“明军”中箭,惨叫一声,从马上掉落在地。
杨怀远把弓交还亲卫,持枪在手,大喊道:“敌人假传军令!我军结队而行,遇敌统统宰了!”
一时间杀声大作,明军中伏,但相当沉稳,肃清了敌人,控制十字路口。
……第一军的两个师长孟顺德与谷坚实各率部队一起冲进城里,大股人马先沿东西大街前进,然后各向南北门挺进时,同样中了埋伏。
有数骑青州骑兵伪装成明军趁着烟雾、上来大喊散布流言,说杨侯爷要诸军退兵,然而皆被孟顺德与谷坚实识穿,把伪装的青州骑兵立斩当场,没有造成多大的混乱与损失。
廉希宪真会开玩笑,什么人不好找,找到的明军孟顺德是二皇子兼杨怀远的徒弟,谷坚实则是归降鞑将夹谷忙古带之子兼皇帝小舅子,乃皇亲国戚,进得城来,只想立功,哪会退兵!
真要是杨怀远发令,他们抗令不遵,以他们的身份,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施计不售,眼看着城内各处升起的明军旗帜,在城西的廉希宪长长一叹!
事已至此,我已尽力,那就,走吧!
他毅然带领部分队伍前往北城,欲从北城门出城,突围而走。
留待有用之身,为大汗效劳!
此时城中多处着火,浓烟滚滚一片混乱,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