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一百五十三章 粪溺之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三章 粪溺之道(2 / 3)

熙见吴昭拿出的几名官员的回报竹简,皆道进展很慢,心道果然种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个时候,他更加怀念起精通农耕的陈登来,要不是对方现在身处徐州,让自己鞭长莫及,有时候袁熙甚至都想找人将其绑过来了。

眼下只能指望手下的官员有所突破,只要这法子流行起来,百姓会争相收集粪便,还可以大大改善粪尿随地乱倒的情景,对于城内的卫生和防疫,也是一大改善。

中国古代对卫生相当注意,左传中记载到,成公六年,有人就已经发现污水可能会给人带来疾病,所以要通过排污保障人的健康。

唐律疏议中明确规定,居民允许在街道泼水,但如果在街道泼排泄物、泼垃圾,那么就要惩罚,最重者要罚六十大板。

相比之下,欧洲直到化学技术发展之前,对于粪便几乎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去谒见乾隆的英国特使,在江南见到沤粪之法时,还专门做了记载。

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即使是在伦敦巴黎这种大城市里,粪尿也是随地倾倒,从天而降的惊喜从来不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防止踩到粪便,人们便发明了高跟鞋,为了防止被从天而降的粪便砸到,人们打伞或使用斗篷遮挡。

据查理二世的史学家记载,当时英国皇宫的书房,卧室,地窖,烟囱里面,都是处处粪便。

那时候的城堡,很多都是在地下室挖一个深坑盛粪,放满后填木板和土,然后依次填。

据记载,晋景公的死因是“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说是失足掉入粪坑淹死的。

而欧洲中世纪,也发生过类似的著名事件,不过人数更多。

当时的德国境内,图林根的方伯路易三世与美因茨大主教康拉德一世,因为争抢地盘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正忙着征服意大利,为了避免后院起火,就派皇太子亨利六世前去调停两人之间的恩怨。

埃尔福特的主教还将自己的城堡贡献了出来,作为亨利六世调停双方的会场。。

因为双方身份尊贵,很多帝国的大贵族也都不请自来,结果人数太多,导致二楼的地板被众人踩塌,坠落的人群又砸穿了一楼的地板,随后掉进了城堡的地下室中。

这个城堡的地下室便是个粪坑,里面堆积着数不清的粪便,于是至少有六十多名大贵族就这么被淹死了。

这次事件,在后世被称为“埃尔福特的厕所悲剧”,据说这座城堡,便是后来的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

袁熙当时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一点很是想不通。

要说因为欧洲疾病肆虐,医生们认为不洗澡可以防治疾病,因此不讲卫生也就罢了,可是城市排水系统呢?

欧洲最早最早的下水道,据说要追溯到文艺复兴后十四世纪的巴黎,伦敦之类的甚至要更晚。

但据说古罗马人早就发明了重要的城市排水系统,罗马城干净整洁,可是他们的后代们却把这些东西都放弃了?

而中国这边,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文物表明,那时候就有排水系统管道了。

但自从唐朝之后,中国的下水道系统出于种种原因,却没有完善发展起来,到了明清更是产生了倒退,导致被后来者居。

旧长安迁都,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地势低洼,虽有排水系统,但是不能外流,导致地下水产生变质。“尝之皆咸”。

袁熙想到这里,不仅摇了摇头,不管怎么样,要对生活有所改变,不仅要从技术有所突破,还要从经济,知识,乃至生活习惯齐头并进,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西方最后借着工业革命,全面赶了来,科学的土壤和催生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袁熙不觉得一己之力,就能让现在的时代诞生科学体系,他只能尝试开垦荒地的第一步。

识字以开民智。

起码能让工匠艺人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待遇,让平民百姓也能够读书识字,让士农工商不至于如此泾渭分明。

在漫长里的几千年里,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读书识字,要是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能识字,获取知识,开始思考,这社会的进步速度,会比之前快多少?

至于改变社会制度,袁熙放弃了,这根本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做到的,他不是救世主,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尽快结束乱世,天下太平,社会重新恢复秩序,刑律能有所用,他就心满意足了。

他让吴昭找了一条红缨,系在自己头盔,便去把孙礼叫来,准备带着斥候们出城。

孙礼过来时,袁熙看到他脸有掩饰不住的得色,就想踹他一脚。

他离开的小半年里,孙礼的媳妇就已经怀了!

袁熙心态失衡,我娶亲没成,你倒好,不到十五岁就有下一代了!

两人骑了马,带着几十名斥候,往几十里外的荣城方向而去,那是三城中离易京最近的。

吴昭和曹宪将袁熙送出门,直到看不到他的人影,这才返回府中。

曹宪脸有些失落,说道:“公子才回来半天,这就又要离开。”

吴昭轻声道:“公子注定要改变天下的,他属于所有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