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的到来,虽然让环球和迪卡唱片的人很是激动,但互相问好、闲聊之后,谈起生意来,别说是公主了,就是国王来了,该坑的时候一样坑。
好在玛格丽特只是明面上站台的人,她自己也知道生意上的事,自己肯定比不过楚向前。
而且米国音乐公司在去年就开始起了收购环球的心思,一年多下来已经拿到了8.3%股份。
有足够的资格参加环球的股东大会,正式开会之前,米国音乐的董事长迪伦-桑切斯就主动找上楚向前。
极力邀请他入股米国音乐公司。
而且价格也很公道,1千万美元给楚向前5%的股份,还邀请他成为董事会成员。
这下惹得迪卡的人很是紧张。
但迪卡的人此时也不敢给楚向前更多环球的股份。
之前迪卡手里还有79%,卖给楚向前20%后,就剩下59%。
也就是说,楚向前入股环球,是和迪卡唱片单独做的交易。
而楚向前心里,其实也愿意环球的主股东,变成米国音乐。
他没想过掌握环球大部分股份,这不现实,米国政府也不会答应。
所以对他来说,合作者自然是实力越强越好。
米国音乐公司不仅是唱片领域的巨头,也是这年代米国最大的经纪公司。
会心心念念想进入制片领域,实在太正常了。
但音乐和经纪领域,米国唱片是巨头,可拍电影上,这家公司就是菜鸟。
但越是新手,很多时候越觉得自己能行,甚至随随便便就能做的比别人好。
楚向前巴不得米国音乐入主环球后,主投的电影部部票房亏损。
反正自己看重的环球的发行能力,只要自己主投的电影,能拿到好莱坞八大,才能拿到的票房分成,那自己赚到的会比环球多的多。
两厢一对比,别说环球的管理层和员工了,米国音乐自己都会舔着脸来巴结自己。
甚至因为其他股东,和米国音乐内部股东的压力,不得不把环球制片部门交给自己掌管。
自己则顺势把皱纹怀推出来,做自己在环球的代理人,十年、二十年下来。
自己在好莱坞的权力,绝对能数一数二。
楚向前看着迪卡的人和米国音乐的董事长董事长迪伦-桑切斯笑着说道,“先生们,你们之间的谈判,我没立场表态。
所以,你们之间谈的如何,是你们自己的事。
我只负责拍好自己主投和监制的电影,环球其他的业务,我即便有想法,也没职位和权力管。”
迪卡的人和迪伦很快就听出,楚向前在两家公司是被收购,还是合并的问题上并不关心。
但这种不关心,一定程度上,其实已经是偏向了米国唱片。
虽然楚向前掌握的20%股份,和迪卡唱片签订了一致行为人的合同。
在股份投票上,得偏向迪卡唱片。
但楚向前主投和电影,票房越高,他对环球的影响力就越大。
董事会投票上偏向迪卡,私下里却有可能站在米国唱片那边,那么环球内部和管理层,说不定也会偏向米国唱片。
当然,这种转头就卖朋友的事,楚向前可不会明着做。
“先生们,其实我们可以合作一部音乐剧。”
最近楚向前除了关注电影的事,私下里在牧场时,也会看看剧本协会里的剧本。
而且既然米国音乐和迪卡唱片都是音乐公司,楚向前不由把侧重点放在音乐剧上。
要不然,他脑海里,真的有很多经典电影,每年两部拍上几十年都没问题。
有个叫《蜜莉姑娘》的剧本,就被他看上了。
既然可能上,那就直接买下。
花费也不过800美元而已。
两家公司的人立马来了兴趣,在好莱坞,追着成功者的脚步,或者合作一向都是投资者的惯例。
楚向前虽然只有一部电影在好莱坞上映,可票房大爆,不管是谁,都会乐意和他聊聊新剧本。
要是觉得剧本好,投资又不大,预估前景看着还不错,就有了合作的前提。
楚向前既然把剧本买了下来,当然不介意聊聊那部《蜜莉姑娘》的剧情。
别看音乐剧的名字有音乐两个子,就觉得这种电影的看点是音乐和舞蹈。
可实际上,这类型电影的成功,从来都和剧情有关。
剧情好,才能吸引人。
要是能有一两首出彩的歌和舞蹈,自然是锦上添花。
楚向前只是说了一遍剧情,米国音乐的迪伦就急不可耐的问道,“斯塔克,你觉得这部电影的投资是多少?”
楚向前嘴角一笑,“应该不会超过400万美元。”
迪伦一愣,但想想环球这些年投拍的电影,差不多也是三五百万之间,典型的以小博大。
即便极少票房爆发的电影,但就算亏损,也不会亏太多。
所以楚向前说的400百美元,迪伦居然真觉得没多大问题。
可实际上,楚向前觉得幕后用港岛的人,或许100万美元都不需要。
至于如何把400万全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