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三苦涩的点点头,眼下自己错过了,只能祝福春妮幸福。
玉娘心里存着这事,也尽量不让两人碰上,又赶快找人看了个日子,给张师傅和春妮举办了婚事,傅三心里也渐渐放下春妮。
玉娘也开始每日忙着,顾不上想这些事了。
纺织厂已经开工了,有了春妮和张师傅从旁协助,帮着打理,玉娘轻松不少。不过转眼到了炎热的夏天,地里的活也就开始忙了。
收了麦子,又过了秤,比往年每亩增产100多斤。可不要小看增加的这一百多斤,能养活一家人一年不成问题。
玉娘做好登记,写好这一年种麦的记录,让曹管家派人送到太子府。
玉娘没想到,吴景硕又带着户部一群官员来到庄子上,与上次相比,这次官员们对玉娘热情多了,不停的询问问的最多的就是这棉花能收多少。
玉娘耐心的一一作答,把自己知道的都详细的解答,一点都不藏私。
等把官员都打发走了,吴景硕则留下来,单独询问玉娘,“你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难道不怕他人学了去?”
玉娘微微一笑,无所谓的说道:“太子让我来,不就是为了把这些推广出去,我若是藏私不是违背了太子的旨意。”
“哼,少说这些,你是为了早日回去。”吴景硕直接点破玉娘的小心思。
玉娘没有反驳,笑道:“太子明察秋毫,民女的确有这点私心。”
吴景硕又是一声冷哼,“听说你与孙家的纺织厂干的热火朝天,还从家里调了不少人来,这么看来你没着急回去。”
玉娘笑道:“太子当初说的三年,眼下还不到一年,民女如何着急也没用。”
吴景硕被玉娘顶的心里郁闷,甩甩袖子,走了两步,又停下来,转身,突然问道:“傅子方已经答应孤,在你们成亲后就出海,你可是会怪孤?”
玉娘心里暗叹,明知故问,可面上还是笑道:“太子旨意,民女不敢。”
“还是怪呀。我本不想,可眼下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派他去。”吴景硕无奈的叹息一声,迈步走了。
玉娘看着吴景硕走远的背影,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何必找这么多理由,难道这么大的朝廷还能找不出个合适的人,还不是你私心作祟。”
“姑娘,你说什么?”冬梅见吴景硕离开,才进来,刚进来就听到玉娘小声嘀咕什么。
玉娘笑着摇摇头,“没事。人都走了吧?”
冬梅点点头,“都走了。姑娘也累了,先吃点东西,再睡一会儿。”
玉娘为这些官员解说地里那点事,还真累,还不如在地里干半天活轻松,之后又与吴景硕斗智斗勇,现在还真有点累。
吃过午饭,玉娘去屋里一躺就睡着了。
之后的日子玉娘又恢复了往常规律的生活。有几天在庄子上跟着曹管家把地里活梳理一下,又嘱咐好之后要注意的事情。
过几日,再去纺织厂住上几天。纺织厂现在不需要玉娘多操心,有春妮和张师傅帮她盯着,一些事两人就给处理了。
都不需要玉娘出面处理。不过事后禀报玉娘知道就行。
而且纺织厂生产的羊毛线,根本不需要玉娘担心销售的问题。孙茂不愧是商贾之家培养出来的人,虽然现在还是夏天,可已经把羊毛都销售一空。
玉娘偶然一次去城内逛街,发现很多布店都已经挂着预售的牌子,购买到一定银子,还附赠各种针织花色。
玉娘有些汗颜,自己一个现代人,把这点生意经都忘记的干干净净,还不如一个古人,看来世家对子弟的培养,绝不能小瞧。
日子兜兜转转,夏天就在这样忙碌又平静的日子度过。秋天悄然无声的到来。
玉娘刚清闲几天的日子,又开始忙碌。棉花该摘了,辣椒该收了,麦子也能收了。整个庄子的人,除了做饭的几个厨娘,剩下的人每日都待在地里干活。
最让玉娘欢喜的是麦田养鱼。
棉花增产,辣椒丰收,这些对玉娘来说不算稀罕了,这些当初在家里有知道的事情,不过是来京城试验而已。但麦田养鱼,对玉娘来说是第一次。
这几亩麦田,玉娘每日都亲自盯着,亲自过秤。到最后全部收完了,玉娘一算,麦子亩产达到了400斤,鱼也收了200斤。
这可算大丰收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麦子亩产才200到300斤,年景不少,也就一百来斤,也是常事。
玉娘连夜把这些经验都记录好,第二日就让曹管家派人送去了太子府。这次,太子吴景硕没有带一众官员来,而是接到两日后进宫的旨意。
玉娘接完圣旨,拿着黄色的圣旨,好一会儿才相信,她能进宫见一见这个时代的皇上。这可是从来没想过的事情。
冬梅和夏雨也为玉娘高兴,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好事。
不过,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要进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不然怎么安排在两日后呢。吴景硕很快给玉娘找来两个宫里的嬷嬷,给玉娘培训进宫礼节。
玉娘从来这里就是生活在民间,自由自在惯了。可这要是在宫里就是无礼,闹不少好事就变成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