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把给大家的东西都分完,又亲手把给师父买的一块砚台,以及绸缎做的两件外衫,送了过去。
轻轻敲门,李郎中刚好醒来,从床上起来,坐在桌子旁才喊人进来,没想到竟是玉娘,“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喊醒我?”
玉娘把东西放一遍,笑着说道:“我也是刚回来,刚才听说师父昨日忙了一整天,我就没来打扰师父。师父这是我给你从江南带来的,你看看。”
李郎中对衣衫没什么讲究,随意看了一眼,就让玉娘放床上,那块砚台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这是块好砚台,你留给明学。”
“师父,不用,我也给明学买了块砚台,还有几本书籍,等他从书院回来就拿给他。”玉娘说着,把砚台给师父放在平日师父写字的书桌上。
转过身玉娘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来,“师父,傅公子的夫人怎么突然一尸两命呢?”
李郎中叹口气,很是惋惜的说道:“哎,傅少夫人平日多思,听说多次保胎,这次又是受惊吓,又是摔伤,就没保住,平日又骄养惯了,人也弱了一些。”
说到这里,李郎中顿了下,又说道:“玉娘,将来你也有成亲生产那一日,你一定要记住,不要太娇弱了,能多动就多走动,不能种不下地走动,这样孩子太娇贵,养不活。你看咱们村里的孩子。”
“是,我知道了师父。师父,那傅老夫人身子怎么样?”玉娘生怕傅老夫人太过伤心,这让傅子方可怎么办。
李郎中略想了下说道:“傅老夫人倒是没多大事,不过伤心是在所难免了。对了,傅家对咱们家多有照顾,你又与傅公子有生意上的来往,回头让你大哥陪着你往傅家走一趟。”
“是,我知道。那我明日就去一趟。”玉娘恨不得现在就过去看看傅子方,可也知道她不能现在过去,给傅子方再添乱。
正好这会儿张氏做好了晚饭,喊着他们师徒二人吃饭,两人才结束了这场对话。
玉娘出门半年,过年都没在家,今日回来,张氏做了不少饭菜,满满一大桌子。
玉娘看着一桌子饭菜,暂时放下心里的担忧,欢喜的向张氏道谢,“二婶,辛苦你了,谢谢你。我出门在外这些日子,我就想吃家里这口饭菜,谢谢二婶。”
张氏笑道:“就你嘴甜,想吃就快点吃吧。”
玉娘点点头,见师父和二叔都动了筷子,也拿起筷子夹菜,吃了一口,转头问道:“二婶,明远哥什么时候成亲,我在外面就怕明远哥成亲,我没赶上。”
提起这个,张氏就高兴,笑着说道:“等今年秋后成亲,你可记住了,那个时候不能出远门了。还有你大哥,也商量好了,也在秋后,让他们两人同时成亲。”
“太好了,那到时候咱们家就更热闹了。”玉娘欢喜,秋后,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她来得及为大哥准备成亲。
张氏见状想提提玉娘的婚事,又想到人刚回来,犹豫了一下就没说,招呼玉娘赶紧吃饭,多吃点。一顿饭一家人把饭菜都吃的干干净净。
饭后,大家本来想着玉娘刚回来一定累了,想让她早点睡觉歇着。
可玉娘想到傅子方回来还要忙少夫人白事,一时恐怕忙不上收粮的事情,她就替他多想一点,于是就先和家里人说起粮食的事情。
玉娘问道:“二叔,大哥,咱们家的粮食还都存着呢吧?还有五百亩地那边的粮食是放在咱们这里?还是傅家来人拉走了呢?”
“咱家的粮食都存着呢,没敢动,你不是说有用吗。”李兴发先说道,说完又看明志。五百亩地那边都是明志负责,他最清楚。
明志接着说道:“五百亩地那边的粮食太多,没地方,我联系了傅家让他们拉走了。”
玉娘点点头,又说起江南的事情,“南王爷已经打下江南,马上就要打京城,需要大量的粮草,傅家的粮食都是为南王爷收的,所以去年,还有今年马上要收的麦子,都要送去军营。”
“都送去,那咱们不白种了吗?”张氏嘴快,立马问道。
玉娘解释道:“南王府世子说了,会给银子,只是没有市面上贵。不过这事咱们也不能不给,将来天下都是南王府的,这粮食咱们给里,也许会记着咱们的好。”
要是不给的后果,玉娘没有,但大家心里也都清楚了,谁也没再敢说反对。
玉娘又说道:“也不光咱们一家,恐怕咱们整个县多余的粮食都会被收了。到时候里正爷爷也会找咱们,不如咱们先送出去,没准还能落个名。”
李郎中常年在外,对这些事听的也多了一点,赞同玉娘的话,“对,玉娘说的对,再说明学还要考功名,走官场,这粮食咱们早交有早交的好处。”
“行,那咱们留出自家吃的,剩下的都交了。”李兴发听李郎中这样一说,立马应下来。
李郎中又说道:“明日让明志陪着玉娘往傅家走一趟,吊唁。”
“是,明日我陪着玉娘去。”明志答应。
玉娘看张氏还是有些不高兴,玉娘略一想,又说道:“要不这样,我让傅公子用市面价格把二叔存的那些粮食买下,这样也没什么损失。”
“这样行吗?”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