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96章 楼船龙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6章 楼船龙舟(2 / 2)

到高句丽人的面,就几乎全军尽没,后来高句丽上表自称粪土之臣请罪,杨坚也就顺势接受,不再征辽。

楼船虽运兵多,也高大威风,但根本不适合海上,甚至近河上也并不合适。

曹庆是行家,对这些当然清楚。

后来杨广三征高句丽,虽也还是派水师从东莱出发,既有沿辽东沿海而行,也有直趋平壤的,但已经几乎不再用楼船了。

这玩意装的兵多粮多,但也容易翻,一翻也是沉的更多。

“永济渠上其实还是这种沙船最好用,”

整个永济渠长达四千余里,源起洛阳黄河北的怀州沁水,从怀州武陟一路北上到幽州东南(天津),在此连接永济渠北段,直抵幽州城。

不过从武陟到卫州这一段,隋朝修通后也就通航十年左右,本就条件不太好,后来战乱缺少疏通,那段也就不能航行大船。

实际上现在永济渠已经是从卫州的汲县为起点,还是引入了清水、淇水济漕的结果。

从卫州一直到天津,基本上运河段还是比较通畅的,能跑楼船。

比如最繁忙的清河段,渠道水面宽十七丈,深两丈四,可通行高四十二尺,长二百丈,载数百人的龙舟。

跑这种平底沙船更是通畅。

就是到了冬天,运河结冰,会有一段时间不能跑。

但现在才是秋天,水量稍减,也不影响。

对于生长的在江南的曹庆来说,永济渠这样的运河,就跟家门口的小水沟一样不值一提,他们老家,十来岁的孩童,都能在这样宽的河渠里畅游。

“在我们老家,这样的河渠,哪还需要什么船?我少时去城里,就要经过好几条河,因不愿意绕路过桥也不愿意花钱坐渡船,我们都是直接脱了衣服顶在头上,游过去还不湿衣物的。”

“你这是吹牛!”胖子虽然晕的厉害浑身瘫软,可就剩下一张嘴还硬的。

怀玉笑笑,“这倒没什么可怀疑的,就跟塞外草原上的牧民,打小马背上长大,才两三岁就骑羊,稍大点就骑牛骑马,人家十一二岁,已经弓马娴熟,骑射了得了。”

运河虽不算宽阔,但两岸堤上遍植杨柳,当年隋朝征发百万男女修永济渠,四千里同时开挖,仅用一年时间就挖通了,不得不说一句效率高,但这种做法也确实太急,搞的民怨沸腾,结果杨广还是修了几条运河相连,又建东都,再征高句丽,硬生生把大业盛世给折腾没了。

大隋王朝已经随风飘散,但隋朝留下的运河却还通畅,两岸的杨柳树也已经长的很高大了。

“当年隋大业天子乘坐巨大的龙舟航于运河,因船太大风力带不动,只得让许多纤夫拉船,据说都还特意用少女拉纤。”

胖子一听倒来了精神,“真用少女拉纤?”

“据我所知,只是民间所传。”

杨广乘龙舟巡游,可不只皇帝,还带着文武百官,甚至许多高僧道士,以及后宫妃嫔宫女等,曹庆说他曾见过一次杨广乘龙舟巡游往江都,当时整个队伍,包括随从禁军等,加起来十余万人。

皇帝乘龙舟也叫水殿,妃嫔们乘浮景船和水彩舟,王公贵族们坐的是五楼、三楼、二楼的楼船,以下的则是普通的沙船等,

“当时整个队伍从洛阳起航,从头到尾排开得二百余里长,第一条船出发,到最后一条船离港,用了一个多月。

整个船队因为许多船太大,只得用纤夫,但用的不是少女。给龙舟拉纤的叫殿脚,共一千零八十人,分为三番,每番三百六。给皇后船拉纤的也叫殿脚,共九百九十人。给浮景舟拉纤的,每船一百人。

而楼船以下的运兵船、运输船这些,就不给纤夫,由士兵拉纤。

整个船队纤夫数量极多。

皇帝妃嫔,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将校士卒,以及大量的纤夫、随从等,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巡游队伍,一路消耗巨大,都得沿途州县供给。

当时大业天子下诏,所过州县,五百里皆供食。”

听着这话,大家不由沉默。

能想象当时场面确实壮观无比,可杨广也把自己的大业折腾没了。

“禀都督,前面便要进入相州境内了。”

“相州都督双士洛率官吏前来迎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