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周八月十一乘船渡江抵达南京城。
这距离他来到大明已过去两年……再回首……发现自己人生已发生了改变,就连到了南京之后的接待标准都不同了……
大明的国公,南京兵部尚书……
更深得皇帝的信任。
甚至在之前一场文臣内斗中全身而退,或者说叫做大获全胜。
由应天府府尹吴雄到渡头来迎接他……还是曾经应天府的那位……张周看到吴雄红着一张老脸,好似有多激动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心中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强塞了这老小子一嘴的辣椒一样……这老小子估计浑身都憋得难受,但就还是要摆出一副热情相迎的笑脸。
在吴雄身侧,还有南京兵部派来接待的人员,是南京兵部右侍郎潘蕃。
“见过莱国公。”
见到张周来,官府随行的官员上前的有近二十人,一个个都是身着官服,将渡头都给堵住,大概有一种有上差驾临百姓就没法正常生活的架势。
周围兵马司和衙门的衙差很多,还有很多临时调过来的巡江兵士将路都给挡住,但还是架不住不远处百姓围观的热情。
一般的官员来,搞这种架势,百姓非骂街不可,但出身南京土生土长的“张半仙”荣归故里,百姓非但没有抱怨,还挤破头想来凑個热闹,这就体现出张周在南京城民心中崇高的地位了。
没办法……我们南京出的牛逼人物,还是小人物崛起,绝对是励志典范。
市井升斗小民简直是把张周当偶像。
吴雄作为应天府尹,毕竟跟张周是认识的,他来迎接也符合他的身份和立场,这点倒也没让张周觉得意外,因为吴雄在历史上于应天府尹的位子上干得的确比较久,一直到弘治十七年,才被陆珩给取代。
而且有“发掘张周”、“共治痘疮时疫”的功劳,吴雄属于皇帝眼里的能人,只是暂时还没有将他从南京任上调走,那也因为,朝中传统文官已经把吴雄这个顽固不化的老小子,打成张周派系的。
吴雄属于哑巴吃黄连,明明当初瞧不上张周,却因为跟张周认识,并一起“配药”来治疗痘疮瘟疫,就被生生打成了张党一员。
他现在属于被强行绑到了张周这条船上。
“这位是南京兵部右侍郎潘蕃。”吴雄做了引介。
南京六部不设左侍郎,南京兵部尚书之下,就是右侍郎,于南京兵部尚书倪岳被调京师为吏部尚书之后,南京兵部的事务都是由潘蕃来代理。
此人在中进士时,说是冒姓钟,可能是过继给别家,后来才恢复本姓为潘,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张周就不知道了,潘蕃往后历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右侍郎,并在一年多之后取代了刘大夏总督两广军务,因为一些遗留问题跟刘大夏交恶,再加上他后面得罪刘瑾,官场很不得志。
但此人好酒,晚年只能租别人的屋子住,常在花露之间喝酒,晚景凄凉。
张周笑着拱手打了招呼。
在别人看来,他身为南京兵部尚书,那属于“位高权重”,来南京属于来掌权的,但其实也有人觉得,以张周的身份地位完全不必要在南京做出什么成绩,他就是来南京官场镀金,为方便回京当六部尚书的。
所以张周在见到这些南京同僚时,心情很平和。
可在外人看来,就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傲了。
……
……
吴雄本在应天府内为张周设下接风宴。
但张周以皇帝崇尚节俭为由,拒绝了吴雄的好意,先说明自己要找地方落榻,便是先去南京兵部交接,把人员都安顿好,会再去应天府一趟,名义上是要跟吴雄“一叙别情”。
等张周到应天府时,吴雄在招待张周时,礼数也是非常周全的,恨不能把应天府上下所有的官员都带出来,好好给张周介绍一番,让他们为张周所用。
“吴府尹,咱借一步说话。”
张周笑着做了邀请,随后吴雄带张周进到应天府的后堂,还把人都屏退。
吴雄道:“莱国公此番省亲,想来应该是要先去拜过先人吧?南京地方早有士绅,为您张府重修宗祠,还特地重修了家谱,但先人长居之所却不敢打扰,若是您要前去的话,只管先提前知会一声,下官派人去给您安排,包管是风风光光。”
张周笑了笑。
上次见吴雄的时候,那张老脸还跟谁欠了他几百两银子一样,现在就如此热情洋溢,倒让张周不太适应。
在他印象里,吴雄就应该属于那种软硬不吃的耿直之臣,随时会跟人拍桌子瞪眼的,谁曾想现在见面却成了这种言不由衷的马屁小人了?!
张周叹道:“祭拜先人什么的,先往后放放,不着急。”
“什么?不急?您……”
吴雄一听,这不对啊。
大明最崇尚孝义礼法,你一个考中进士之后,靠军功累加获得国公爵位,回乡省亲不应该第一件事就是把祭拜的事给布置好,体现出你比别人更懂得孝道?
张周道:“有皇命在身,要先完成大事。”
“哦,那是,那是。”吴雄一听,又觉得很合理了。
有皇命当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