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十六岁的刘彻成为了大汉的皇帝,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刘彻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统一思想——尊崇儒学,定“汉魂”!】
【建元元年,刘彻任命两位外戚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和太尉, 这两个人虽然是两位太后背后的势力, 但他们却都推崇儒家。又任命儒者赵绾和王臧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他们是鲁诗学和春秋谷梁学大儒申公的弟子,从这套新的执政班子就可以看出刘彻的崇儒意志。】
扶苏神情专注,不知这位与父皇齐名的汉武帝会如何启用儒家, 儒家能作为国朝的统治思想吗?
咸阳宫中的儒家学子也兴奋的看着天幕,他们恨不得投生在武帝朝,一展抱负!淳于越捻着自己的胡须, 忘记了动作;叔孙通也停下了记录的笔记。
法家的李斯等人则有些不悦, 就凭儒家那些天真的, 仿佛停留在五百年前的学说,能适应现在的朝廷吗?
他们都在等着汉武帝的下一步动作……
【刘彻与他的父祖所面对的情况有所不同,经过七十多年, 三代人的治理, 大汉拥有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刘彻又是一个有信心, 有胆量, 有气魄, 敢于征服一切的帝王。因此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无法得到新的统治者的青睐。】
刘邦是没得选才定下了黄老之学, 后代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决定, 他只会为自家子孙自豪,“也不知,这孩子会怎么做?”他要是能有这样的物质条件,也想跟匈奴干一场,也想快刀斩乱麻, 废了所有诸侯王!
吕雉道:“天幕不吝溢美之词的夸赞不就说明了他的成功吗!”
【可惜,年轻的刘彻还不能决定大汉的走向,因为在他的头上还压着两座大山,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王氏,刘彻处理任何朝政都必须向两位太后汇报。太皇太后窦氏崇尚黄老之学,阻挠儒学改革。】
【御史大夫赵绾提议:陛下已经加冠亲政,不必将政务一一汇报给太后。被太皇太后知道后,利用她搜集到的证据,将一人打入大牢,赵绾与王臧死于狱中,窦婴、田蚡也被罢免,刘彻的改革还没有开始便被全盘否决。】
刘恒叹了口气,吩咐侍人宣皇后前来,一起看天幕。
真没想到,一个活的长久的皇后对朝廷的影响远比死去的皇帝重要,他要不要找机会开导皇后一番……
等到皇后窦氏来到前朝,刘恒没有对她的所作所为提出批评,因为她也是站在稳定朝局的立场上做出的决定。就像刘恒自己,根本想不到自己的一项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刘彻的满腔抱负无法施展,只能韬光养晦,沉湎于微服出巡和狩猎。但他也不是什么准备都不做,刘彻发布了招贤令,召“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组建自己的幕僚团队。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能找到几十年前与匈奴征战的月氏国,将来与大汉夹击匈奴。】
【建元一年(前139年),张骞与堂邑父率领一百多人的使团出使西域,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张骞这一走就是十三年……】
武帝朝所在的时间是元朔六年,张骞已经回到了汉朝,正位列朝堂之上。
刘彻感慨道:“朕也没想到,十三年啊,朕还以为你再也回不来了!”
张骞也想起了三年前,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长安的事,去时一百多人,回来时只剩下了他与堂邑父两个人,在西域的那段经历至今回想起来依旧后怕不已……
如今已经被封为“博望侯”的太中大夫张骞道:“天佑大汉,天佑陛下,臣得天之幸才能死里逃生,回到大汉。可惜,臣若能早些回来,便能早些将西域的境况禀报陛下,我大汉勇士也能少几个孤魂……”
武帝却摆摆手,“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有你提供的西域地图,与匈奴作战便再也不是聋子瞎子了。等过些年,朕还要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卿可愿再去一次!”
张骞俯身恭敬道:“臣敢不从命!”
咸阳宫中,始皇吩咐蒙毅:“记下来,我大秦也要派出使者出使西域,将西域各国的情况都探查一番。”
蒙毅:“唯!”
始皇出使西域可不是为了打匈奴,而是想看看西域各国有没有什么价值,值不值得派出大秦勇士前去经略!
【直到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皇太后去世,刘彻才能彻底掌握朝政,此时的他刚刚一十一岁!】
刘邦啧啧称赞:“这小子才一十一,急什么!乃公快到五十岁还无所事事呢……”
萧何,吕雉等人:无力吐槽!
刘恒与刘启若是听到刘邦的话,也只能感慨自己的短命了,他们还没有活到五十岁呢!
【刘彻罢免了窦太后任命的许昌、庄青翟,启用自己的舅舅田蚡为相,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将朝中重要官职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
【经过秦始皇时期的“以吏为师,以法治国”的失败,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大汉朝廷急需一种新的思想统一天下人心——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推出了经过改造后的新儒学。】
咸阳宫中引发了一阵骚乱:“来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