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时间,袁公山将周边丛林转了个遍,心里不由对这里多了一份喜爱。这丛林布局非常奇异,每隔不远就会有一片林中空地,里面青草芳芳,环境异常秀丽。
这些林中空地环境各异,有大有小,其间各种果树林立,面积只要不是特别小的,几乎都有山有水,好一幅世外桃源景象。
袁公山占据的领地是附近区域面积最大的林中空地,其中数百米的山丘是这片区域的最好点,站在山丘之巅,可以俯瞰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当然,只能看见茫茫林海。
这片林中空地原先是有主的,占据者是一个接近两千数目的猩猿群落,但被袁公山赶跑了,原本他打算顺便将其收编了,但考虑到新建群落的稳定性,袁公山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种事不能操之过急,况且他马上就要离开一段时间,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整合这两千猩猿的大群落,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干。
到目前为止,袁公山在这个世界所碰到的凶兽,全部是按照身体本能吸取日月精华,根本就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修炼体系,这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效率非常低,所以他打算在离开前,将自己从《古芒元生诀》中领悟到的攻伐之术整理一下,形成一套系统的初级修炼功法,以加快提升自己族群的实力。
这一段时间,除了必要的修炼时间,袁公山一门心思都扑到了攻伐之术的整理上。幸好经过几年间勤耕不辍的修习,其对《古芒元生诀》感悟颇多,整理起来但也不用大费周折,但就是这样,仍是耗费了将近三个月时间。
袁公山领悟的攻伐之术实在太杂了,有拳法,有掌法,有枪法,甚至还有腿法,这些招式庞杂无比,袁公山从来就没有系统整理过,打斗中向来是随心所欲,想到哪招用哪招。
这些攻伐之术毕竟他切身领悟出来的,虽然杂乱不成体系,其用起来却是得心应手,凌厉无比。但这是对他来说,换成“旁人”使用,肯定摸不着其中奥妙,招式平淡无奇,跟花架子没什么两样,杀伤力更是无从谈起。
袁公山在系统整理过程中,相当于又重新领悟一遍,收获倒也是颇多,对攻伐之术地掌控精湛不少。
经过近三个月潜心钻研,他将自身领悟的攻伐之术整理为一套爪法、一套拳法,外加一套步法,总共三部功法。
其中拳法最为通俗易懂,是袁公山参考猩猿身体、特别是双臂特点,再结合其自身领悟的攻伐之术演化而成,一招一式大开大合,力道迅猛,练至大成后,挥动起来更是犹如雷鸣,是为《长臂拳》,乃典型的力量至上。
爪法就要深奥多了,不再是单纯依靠力量,转而对体内劲力更为依赖,其攻击要诀就是将体内劲力充斥于指尖,以劲力强化手指威力,练至大成一招一式快若闪电,指劲犀利,无坚不摧,是为《凌爪手》,追求的是速度。
至于步法则是袁公山参照《古芒元生诀》中演化出的腿部招式,将之重新梳理,使其更加适合运用到步法当中,一旦施展起来,步履飘忽不定,练至大成后,全力施展时,不但步伐无从捉摸,身影亦是虚实结合,飘忽不定,是为《天残步》,追求虚幻缥缈,残影迷敌。
这三部功法当中,《长臂拳》跟《凌爪手》主张攻伐,乃杀伐之术,但它们层次又有高低之分。
长臂拳属于初级功法,对修炼者没有什么条件限制,只要自身力道够大,使用起来都能虎虎生威,当然,其威力的大小跟使用者自身的力量成正比,也就是说,使用者力气越大,威力越强,反之,则威力越小。
要想将长臂拳练至大成,没有其它任何捷径可循,“勤能补拙”这个成语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因为这套拳法的修炼跟自身天赋没有任何关系,唯有持之以恒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最重要的是,在修炼长臂拳的过程中,身体会自动吸收日月精华,逐步淬炼自身,进而使修炼者力道越来越大,等身体淬炼的差不多时,多余的日月精华就会自动转化为劲力,到这时,就可以修习《凌爪手》了。
《长臂拳》是一部攻伐之术,同时也是一部内家心法,因为在日常修习过程中,修炼者身体会自动从大气中吸收日月精华,在末法时代,日月精华就是修炼者劲力(内力)的唯一来源。
这是袁公山刻意所为,因为他发现,不论是这个世界还是外面的人类世界,修炼者(武者)吸收日月精华的过程都非常缓慢,特别是在外面的人类世界,人类武者根本就感知不到日月精华的存在,只能数十年如一日慢慢打熬身体,修炼进度非常缓慢。
在这个世界还好些,这里的凶兽得天独厚,身体会自动吸收日月精华,但速度还是非常缓慢。
“能不能创立一门功法,使之两者兼顾呢?”在初创长臂拳时,袁公山就考虑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攻伐之术,使之在修习杀伐战技的同时,也能不断吸收日月精华淬炼自身,进而体内慢慢产生劲力。就像他的金珠演武效果那样:在修习杀伐招式的过程中,身体会同时自动吸收大气中的日月精华淬炼自身!
或许是因为《长臂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