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极品书生混大唐> 第十二章 大唐牛人杜如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大唐牛人杜如晦(1 / 2)

唐灭隋后,官制依旧沿用隋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九寺、御史台,将作监、国子学等各个官阶。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和御史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权力机关。三省长官中书令、寺中、尚书令皆是宰相,但各有分工。一般是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签署,有不当者封驳奏还。尚书省为全国最高机关,负责政令颁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各种具体政务。

听马守义尊称眼前公堂上的老者为尚书大人,那就是说,这老者是大唐的总理!

“呃!总理?这官也太大了吧!”孟星河暗自咂舌,遥想在县学教室里自己与他露水相逢,那时根本就看不出他居然是官拜尚书令,掌管天下士农工商,大唐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云人物。

就凭这点,把马守臣和他手下众多官员直接打回原形也不成问题。

“都起来吧!没穿朝服,就不必多礼。”尚书大人淡淡说了句,就走到孟星河跟前。见他并未像其他学生那样,当知晓自己身份后就立刻失了方寸,只管献媚讨好,和声附会。露出一丝欣赏的微笑道:“孟星河?不错、不错,孟志常再,星河璀璨,桃源有此一子,今年朝廷科举想必又是风起云涌之际。”

看来尚书大人对孟星河非常看好, 作为朝廷选拔贤才的科举考试,他自然希望更多的饱学之士各施才能,尽显本事为大唐效力。而他初识孟星河,就被他一手漂亮的行书,气吞山河的新诗,及县衙公堂上临危不俱,就连他这个尚书令面前,也是不卑不亢,不献不讨,所打动。

此等胸襟,又几人能拥有?尚书大人十分欣赏孟星河这个后生,对他的态度自然像夫子对待自己得意门生那般,没有丝毫上位者的威严。他作为堂堂一国宰相,能如此和孟星河说话,其中的意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尚书大人很赏识孟星河!

普天之下,能得到当今尚书大人赏识的书生,孟星河虽不是第一个,但至少扳起手指都能数得上号。

孟星河则是淡然一笑,胜不骄、败不擂,得势不得意,他只是很谦虚地,礼说道:“先生妙语,学生愧不敢当。想我大唐王朝有千千万万读书人,才能学冠古今者更不是少数。学生不过一介书生,连秀才都未考上,能博得先生一句称赞,是学生修了八辈子的福气。”

他一口一个先生,并未把尚书大人的头衔罩在老者身上。和天下大多数深受封建等级思想左右的学子,孟星河无疑是最独特的一人。

孟星河的思想,决定孟星河不吃封建社会那套。他尊称老者为先生,是心地里对他的尊重。如此一来,老者由先前的赏识,一转变成对孟星河言谈的佩服。

“此子若是身在国子监,定是个可造的栋粱之才。”尚书大人心中惋惜。他深居京城多年,对京中那所览尽天下人才的国子监学府,可谓知根知底,里面的学子无论从才气还是学识甚至风度都算得上唐朝的青年俊杰,可与眼前孟星河对比,总少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又暗自惊叹魄力。

民间遥传桃源多奇人,看来遥言也有依据可信。尚书大人从孟星河侧脸望去。

刚毅的脸上,桀骜的神情,时而有那么一丝轻浮,也如烟云那般来去无踪。尚书大人嘴角突然拢起一丝弧线,正对公堂上的马守臣,沉声说道:“朝廷科考在及,本官得皇上诏旨,走访天下科考之地,亦为县地巡考。今走访桃源县,对刚才公堂之事,也有所耳闻,个中原由,有幸目睹片段。马大人身为一省学管,当为仕子考虑周全,若不慎误判,非但悔人前途,还有损圣上颜面。试问我等为官之人,食朝廷俸禄,误百姓怨情,是否该将头上乌纱,身上蟒袍,置公堂之上,鞭打刑笞,以报圣恩呢?”

浩浩荡荡,百字之言。如同一道闷雷在马守臣的头上炸开。话虽是轻妙淡写,深识官场之路的马守臣怎不知其中所含的意义。尚书大人没有直接让人扒了他的官服,削了他的官位,反而替他委婉言言,已经是在给他机会了。若他再一意孤行,处处坦护自家侄子置孟星河于死地,眼前的尚书大人只怕要动官威了。

趁现在还能挽回一切,马守臣向马守义递了个眼神过去,马守义立刻会意,并通过眼神交流,传递给一旁听审的崔夫子。

接下来,崔夫子知道上头要自己去背这个黑锅,心中自然不好受。如果他不去背这个黑锅,马家兄弟能让他好过吗?

崔夫子是箭在别人玄上,射与不射,自己哪做的了主。他双腿一软,身子弯得像个小虾米那样,蹒步到公堂正中,啪的一声就屈膝下跪,有孟星河那三跪三不跪的豪言在前头,崔夫子实在是逊色的很,连他的学生都不如。

“尚书大人,学管大人在上,受草民一拜。”崔夫子说拜就拜,当真叩了一个响头,几十岁的身板,像个小矮人那样,滑嵇至极。

大家都知道,崔夫子是替死鬼,但迫于马家在江苏省的势力,都闭口不说。

孟星河本来想好好为自己出口恶气,在县学里踹了马文才一脚,他还想在公堂上雄辨马家叔侄,弄个满城风雨才罢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